入海逢车陆用艘,仁人不遇叹游遨。
登龙有意师元礼,刻鹄何心效伯高。
每笑囚山非国语,绝怜投阁反离骚。
此身幸免官驱使,两手犹能把酒螯。
入海逢车陆用艘,仁人不遇叹游遨。
登龙有意师元礼,刻鹄何心效伯高。
每笑囚山非国语,绝怜投阁反离骚。
此身幸免官驱使,两手犹能把酒螯。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至元朝初期的文人陆文圭所作,名为《和戴帅初寄诗韵》。诗人以入海乘舟的意象开篇,表达自己在仕途中的困顿,如同船只在陆地上行驶,暗示了他怀才不遇的境况。他以“仁人不遇叹游遨”表达了对自身际遇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游离的情绪。
接着,诗人提到“登龙有意师元礼”,暗指自己有志于攀龙附凤,效仿汉代名臣陈蕃(字元礼)的贤能,但现实中却难以实现。他对那些模仿无益的行为表示讽刺,如“刻鹄何心效伯高”,借典故批评那些盲目追求高位的人。
诗中“每笑囚山非国语”一句,可能是指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嘲笑,认为这不是真正的为国效力的方式;而“绝怜投阁反离骚”则借屈原投江自尽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破灭的哀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最后,诗人庆幸自己能够避免官场的束缚,“此身幸免官驱使”,但仍保持饮酒的豪情,“两手犹能把酒螯”。这句诗体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仍不失洒脱与乐观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比喻和个人经历,展现了诗人仕途失意后的深沉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反思,语言含蓄,情感深沉。
君不见罗敷采桑城南路,不肯轻为使君妇。
又不见银钗垂颈负薪归,四十未嫁夔州女。
双丫何自老山中,当年岂羡西邻富。
花前啼鸟春不知,水里姮娥夜相顾。
宁为山头望夫石,傥有飞鸿传尺素。
莫学巫山十二峰,为云为雨朝还暮。
老奴玉镜谁自料,阿娇金屋知何所。
明珠节妇浪悲吟,罗袜洛神空有赋,蛾眉入宫须见妒。
纷纷蜂子竞生涯,每到花时辄放衙。
悬室尽将花作蜡,何人翻以蜡为花。
姑从凡卉论先后,若比江梅有等差。
弄假像真真像假,小儿造物未须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