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病经清暑,空庭扫紫苔。
花篱妨蝶过,桐井引禽来。
徒有文园渴,更有漳浦才。
可怜馀滞骨,无复动心灰。
抱病经清暑,空庭扫紫苔。
花篱妨蝶过,桐井引禽来。
徒有文园渴,更有漳浦才。
可怜馀滞骨,无复动心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钱易在初夏时分病中所作,表达了他身体不适但仍试图在庭院中寻找宁静与自然之美的心境。首句“抱病经清暑”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病弱状态,经历着炎炎夏日。接着,“空庭扫紫苔”描绘出庭院的冷清,只有诗人独自清扫紫色的青苔,显得孤独而寂寥。
“花篱妨蝶过”一句,通过写蝴蝶因花篱而无法轻易飞过,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疏离感,连蝴蝶都似乎被他的病痛所阻隔。而“桐井引禽来”则以清凉的梧桐树引来鸟儿,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即使有自然之音,也无法驱散病痛带来的落寞。
“徒有文园渴”借用西汉文学家扬雄的典故,表达自己虽有才华却因病而无法施展的无奈,暗含壮志未酬的感慨。“更有漳浦才”又借东汉才子蔡邕的典故,进一步强调自己的才情,但此刻只能困于病体,无法施展。
最后两句“可怜馀滞骨,无复动心灰”直抒胸臆,诗人自怜滞病之身,心如死灰,再无往日的激情和活力。整首诗情感深沉,寓病痛于景物之中,展现了诗人坚韧而又无奈的内心世界。
日暖烟轻,竹梢映、花阴凌乱。
微风皱、池光青碧,绿杨垂岸。
艳杏墙头红粉媚,幽兰砌下飘香暖。
称邀宾、明日去寻芳,频欢宴。光景速,浑如箭。
醉梦里,春强半。且花前莫厌,玉杯频劝。
一枕游仙方警悟,浮名自笑犹萦绊。
醉挥毫、付与雪儿歌,娇莺啭。
名山绕旌川,未易千百计。
栖真耸其西,二幕相捍蔽。
柳山与龙山,连亘殆无际。
大鳌从东出,石鼓凿奇瑞。
华容接鸡形,蔓衍若难制。
维南有梓山,盘屹万里势。
有殿曰甘露,崒嵂插天地。
玉壶枕其北,凫山复相比。
碜岭介凤凰,大洞阐天秘。
无奈分布广,一蹴不可至。
姚君天韵奇,气概高一世。
胸中饱丘壑,作亭非壮丽。
独能极遐观,领略万山翠。
苍玉无遁形,秀色归一视。
却笑昔人非,所见殊无异。
东亭乱清晖,仅得翠微意。
东山罗红裙,未免声色累。
唯君别幽趣,徜徉乐清致。
青山不改旧,领客时一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