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送府判寺簿先生二首·其一》
《寄送府判寺簿先生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大旆传闻发武昌,归舟复道抵维扬。

几年风月欠李白,今日河山须子长。

要为中兴考形势,岂徒馀事著文章。

翩然欲去无翎翅,自叹不如鸥鹭行。

(0)
注释
大旆:大旗。
传闻:听说。
发:出发。
武昌:湖北武汉。
归舟:回乡的船。
复道:复道(古代建筑中的双层通道)。
抵:抵达。
维扬:扬州。
风月:诗酒风月(泛指文人雅士的生活)。
欠:缺少。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
河山:江山。
须:必须,需要。
子长:对诗人的尊称,此处指李白。
中兴:国家复兴。
考:考察。
形势:国家形势。
岂徒:岂止。
馀事:闲事,次要的事情。
著文章:写文章。
翩然:轻盈的样子。
去:离去。
无翎翅:没有翅膀。
自叹:自我感叹。
不如:比不上。
鸥鹭行:鸥鹭的飞翔(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翻译
大旗听说从武昌出发,回乡的船经过复道抵达扬州。
过去几年缺少了李白的诗酒风月,如今的江山正需要你这样的才子来增添光彩。
你是为了复兴国家考察形势,而非只为写文章消遣时光。
即将离去时无羽翼飞翔,只能自我感叹比不上鸥鹭的自由自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寄送给友人的一首表达敬仰和期待的诗。首句“大旆传闻发武昌”,描绘了友人离开武昌的情景,大旗飘扬,显示出出行的气势。次句“归舟复道抵维扬”则写友人归途经过扬州,暗示旅途的遥远和归心似箭。

“几年风月欠李白”,表达了对李白这样才情横溢诗人的怀念,暗指友人也有着卓越的才华,但过去几年未能得以充分展现。接着,“今日河山须子长”则希望友人在归来后能为国家的中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不仅仅是文学上的成就。

“要为中兴考形势”一句,强调了诗人的志向,即关注国家的时局和战略,而非仅仅局限于文学创作。“岂徒馀事著文章”进一步表明,友人的文章写作并非闲适之事,而是为了国家的振兴。

最后两句“翩然欲去无翎翅,自叹不如鸥鹭行”,以鸥鹭自比,表达了友人虽然才华出众,但仍希望能像这些自由飞翔的水鸟一样,无拘无束地为国效力,而不是仅在文坛上独步。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友人才华并期待其发挥更大作用的赠诗,情感真挚,寄寓深意。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挽翟伯寿二首·其二

少日为僚古乐成,一时共喜得豪英。

盍簪便有功名志,倾盖曾无世俗情。

回想旧游如昨梦,顿成尘迹负平生。

故人倒指彫零尽,矫首佳城泪欲倾。

(0)

凌歊台六首·其六

宋武当年迹已陈,荒台寂寞几经春。

一番栋宇从头葺,四面轩窗入眼新。

陡觉江山增气象,更添风月愈精神。

老夫无处逃炎暑,领客时来一岸巾。

(0)

重阳用去年韵·其二

此生几度换炎凉,过了重阳又一阳。

无奈流年如转毂,得逢佳节且飞觞。

风前落帽从吹鬓,江上登台任断肠。

老去已忘荣与辱,只思归卧水云乡。

(0)

送王龟龄得请还乡·其一

两驰章奏叩天关,只愿归来老故山。

愧我尚留牵吏役,羡君先去得身闲。

冥鸿已逐高风举,倦鸟终随落照还。

尚拟杖藜寻旧约,雁峰深处共跻攀。

(0)

和蒋无退怀湖山

多谢君恩许引年,容亲白石与清泉。

不来山下寻诗社,即向湖中棹酒船。

意适更穿花坞去,兴阑还傍竹林眠。

那闻高士飘然句,陡觉身轻似得仙。

(0)

和曾吉甫九日

龙山陈迹已成灰,尚忆当年戏马台。

我幸偶陪黄菊醉,君应亦向白衣来。

风高日朗三秋霁,野旷天清万象开。

好对良辰成乐事,若为不饮竟空回。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