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趋江出,天风接海回。
林栖真性命,潮长幻楼台。
万象呈心印,群公作赋才。
几时开白社,陶令复能来。
地势趋江出,天风接海回。
林栖真性命,潮长幻楼台。
万象呈心印,群公作赋才。
几时开白社,陶令复能来。
这首诗描绘了海幢寺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佛教哲学的深刻感悟。
首联“地势趋江出,天风接海回”,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海幢寺所处之地的地势与自然环境。江水蜿蜒而出,天风与海浪相接,展现出一种宏大而壮美的自然景观。这里运用了“趋”和“接”这两个动词,形象地表现了地势与天风海浪之间的动态关系,营造了一种气势磅礴的意境。
颔联“林栖真性命,潮长幻楼台”,进一步深化了对海幢寺环境的描绘。林间隐居,仿佛是追求真我与生命的体现;潮水涨落,楼台在潮水中时隐时现,如同幻象一般。这两句通过“栖”、“真”、“性命”、“潮”、“幻”等词语,既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蕴含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以及对虚实相生、变化无常的哲理的探索。
颈联“万象呈心印,群公作赋才”,转而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探讨了人与自然、心灵与宇宙的关系。万象呈现于心中,即心印,意味着万物皆可被心灵所感知、理解与领悟;群公则代表了众多文人雅士,他们以才华横溢的赋文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悟。这一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其对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视,以及对心灵与宇宙和谐统一的追求。
尾联“几时开白社,陶令复能来”,以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与期待。白社,古代文人聚会之所,此处借指理想的社交环境或精神家园。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像陶渊明那样,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于此,共同享受自然之美,探讨人生哲理,实现心灵的自由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幢寺及其周边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对生命、宇宙、艺术与理想社会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洞察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鱼跳桑柳阴,鸟落蒲苇侧。
已无溪姑祠,何有江令宅。
故人耽田里,老脱尚方舄。
开亭捐百金,于此扫尘迹。
地偏人罕至,心远境常寂。
我行西州旋,税驾候颜色。
相随望南山,水际因一息。
公时指岸木,谓此可寻尺。
伐之营中沚,持用自怡怿。
欢言俟其成,邀我堂上食。
百忧每多违,一诺还自惕。
春风檐楹新,坐久膝前席。
翛然忘故约,北郭疑有适。
长淫舒永怀,伫想对以臆。
摛辞甚有理,窃比书石鹢。
知公不欺我,把玩果心恻。
嘉肴既夙设,丽藻仍虚掷。
左车公自迎,右券吾敢责。
闻说芼羹臛,芬香出邻壁。
妇休机杼事,儿失刀椠职。
何胶胶扰扰,而纷纷籍籍。
携持欲一往,继此方如织。
元龙但高眠,司马勿亲涤。
几能孩童旧,握手皆鬓白。有兴即联?,东阡与南陌。
《次韵约之谢惠诗》【宋·王安石】鱼跳桑柳阴,鸟落蒲苇侧。已无溪姑祠,何有江令宅。故人耽田里,老脱尚方舄。开亭捐百金,于此扫尘迹。地偏人罕至,心远境常寂。我行西州旋,税驾候颜色。相随望南山,水际因一息。公时指岸木,谓此可寻尺。伐之营中沚,持用自怡怿。欢言俟其成,邀我堂上食。百忧每多违,一诺还自惕。春风檐楹新,坐久膝前席。翛然忘故约,北郭疑有适。长淫舒永怀,伫想对以臆。摛辞甚有理,窃比书石鹢。知公不欺我,把玩果心恻。嘉肴既夙设,丽藻仍虚掷。左车公自迎,右券吾敢责。闻说芼羹臛,芬香出邻壁。妇休机杼事,儿失刀椠职。何胶胶扰扰,而纷纷籍籍。携持欲一往,继此方如织。元龙但高眠,司马勿亲涤。几能孩童旧,握手皆鬓白。有兴即联?,东阡与南陌。
https://shici.929r.com/shici/JAzZ9n5TDB.html
道合由来不易谋,岂无和氏识荆璆。
一川浊水浮文鹢,千里轻帆落武丘。
身退岂嫌吾道进,学成方悟众人求。
西风乞得东南守,杖策还能访我不。
朝廷孝治称今日,乡郡荣归及壮时。
关吏相呼迎印绶,里儿争出望旄麾。
北堂已足誇三釜,南亩当今识两歧。
独我尚留真有命,天于人欲本无私。
千骑东方占上头,如何误到北山游。
清明若睹兰亭月,暖热因忘蕙帐秋。
投老始知欢可惜,通宵豫以别为忧。
西归定有诗千首,想肯重来贲一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