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
《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朝廷孝治称今日,乡郡荣归及壮时。

关吏相呼迎印绶,里儿争出望旄麾。

北堂已足誇三釜,南亩当今识两歧。

独我尚留真有命,天于人欲本无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áiyuánxiàozhīqióngzhōu
sòng / wángānshí

cháotíngxiàozhìchēngjīnxiāngjùnróngguīzhuàngshí

guānxiāngyíngyìnshòuérzhēngchūwàngmáohuī

běitángkuāsānnándāngjīnshíliǎng

shàngliúzhēnyǒumìngtiānrénbě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从内容上看,诗人是在描述一个官员调任新职位的情景,并通过这种场合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朝廷孝治称今日,乡郡荣归及壮时。关吏相呼迎印绶,里儿争出望旄麾。"

这些句子描绘了一个喜庆的氛围,朝廷中有官员得到了升迁,被乡里的同僚和家人所庆贺。"孝治"指的是朝廷对待臣子的恩惠;"荣归及壮时"表达的是在青年时期就能得到这样的荣耀;"关吏相呼迎印绶"则是官员们相互之间的欢呼,迎接新任官员带来的权力象征——印信(古代官印);"里儿争出望旄麾"则描写了家乡的人们纷纷前来庆贺,希望能够一睹官员威仪的风采。

"北堂已足誇三釜,南亩当今识两歧。"

这里诗人提到了自己的境遇,"北堂"可能是指朝廷中的某个部门或场所,而"三釜"则不太清楚其具体含义,但通常与祭祀、礼仪相关;"南亩"则可能指的是田地,而"两歧"则有分辨的意思,可能是在强调诗人自己能够识别和分辨事物的能力。

"独我尚留真有命,天于人欲本无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感慨,他似乎感到自己与众不同,还在等待着某种命运的安排。而"天于人欲本无私"则是哲学性的言论,意味着天意对待人类的愿望原本就是公平无私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古代官场中的升迁喜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对于自己命运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维王府园与王元规承事同赋·其三

蔼蔼春空宿雾披,桃溪柳陌共逶迤。

阿戎莫道无才思,细草幽花总要诗。

(0)

邵仲恭许相过金山未至

二月归来江上居,江流变渌江鸥去。

时移物改何足论,身世悠悠本非固。

鸠鸣屋角山雨馀,花苞破红满芳树。

晴窗晓日幽兴催,振衣出户凌高台。

潮回浪死风色定,缥缈沙岸烟中开。

故人佳期绝消息,满眼空看暮云碧。

何日扁舟南渡来,一洒高风破吾臆。

(0)

夏日山居·其六

阴洞石床初扫,谁来共饭胡麻。

鸟道新疏碧注,为君沉李浮瓜。

(0)

游咏真洞赠陶道人

渊明骨已朽,陈迹尚可求。

我复识其孙,长鬣青两眸。

相去仅千载,犹能继风流。

寄迹黄冠中,神姿邈清脩。

相携行洞天,暝色蔼已浮。

松寒语栖鹤,潭静眠苍虬。

兰膏照深夜,风磬鸣重楼。

吾庐閟三峡,清净亦此侔。

何时驾鹿车,访我西林丘。

(0)

寄润之弟兼附呈伯兄·其一

一棹孤舟接杳冥,无聊长恨别离轻。

利名汩汩乱人意,南北悠悠分我情。

风触鹡鸰寒影散,日蒙棠棣绿阴成。

莫令泽国频回首,时倩江鳞寄一声。

(0)

答赵正夫

风波久与故人违,临水登山百尔思。

世事易令人苟简,年华稍恨我衰迟。

尚迁乔木出幽谷,忍舍灵龟观朵颐。

鱼雁不应嫌寂寞,时将一字寄天涯。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