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压西林势渐高,诸峰眼见似儿曹。
天阶缓步何愁到,诗眼宽来不尚豪。
黄石村庄添伟观,壶公山景自周遭。
主人头白归来日,宵汉联翩数凤毛。
耸压西林势渐高,诸峰眼见似儿曹。
天阶缓步何愁到,诗眼宽来不尚豪。
黄石村庄添伟观,壶公山景自周遭。
主人头白归来日,宵汉联翩数凤毛。
这首诗描绘了梯云楼的壮观景象,以及其周围的自然风光。诗人以“耸压西林势渐高”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梯云楼的雄伟气势,仿佛它在西林中逐渐攀升,高耸入云,令人叹为观止。接着,“诸峰眼见似儿曹”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周围的小山峰比作梯云楼的孩子,形象地表现了梯云楼的高大与威严。
“天阶缓步何愁到,诗眼宽来不尚豪”,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攀登梯云楼的从容与自信,同时也体现了他宽广的视野和不追求浮夸的文学风格。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是在广阔的天空之阶上缓缓行走,也无需担心无法到达,因为他的诗歌之眼已经超越了世俗的豪言壮语,追求更为深远和内敛的意境。
“黄石村庄添伟观,壶公山景自周遭”,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诗的意境,不仅赞美了梯云楼周边的自然景观,还提到了黄石村庄这一人文景观,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壶公山的美景环绕四周,与梯云楼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而壮丽的自然画卷。
最后,“主人头白归来日,宵汉联翩数凤毛”两句,可能是指在梯云楼主人年老归来的那一天,天空中会有许多凤凰飞翔,象征着主人的荣耀与成就。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梯云楼主人的敬仰之情,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梯云楼及其周围环境的壮美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自然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东君原是繁华主。
省得秾芳迎日,晴波浮烟,黄鹂弄鸣深树。
敢唤彻海棠魂,乞借春阴语。
少年情绪争拚,扣动心弦,凭向谁诉。还据。
漏泄好春光,怕被风吹去。
恣狂蜂蝶,惹草沾花,无端浪飞随舞。
望细柳小红桥,绿水萦回处。
相见舣棹空明,天许人容与。
水浴明珰,露点夜珠,蒂叶翠深红浅。
罗袜凌波,举琉璃杯满。
恍瑶台、青琐人归,倩素娥、绿房帘卷。
总无绪、沈醉风前,紫箫凤,宝钗燕。银塘静,月轮圆。
向槛影徙倚,玉绳低转。天长漏永,识催眠更箭。
白蘋洲、巫雨纤飞,碧浪宅、楚云徐散。
听歌翻、花下霓裳,似长生殿。
烛影摇红,小桃人面春深浅。
一番沉醉斗婵娟,犹是回青眼。可也风流未惯。
枉分襟、留情倩盼。西楼消夜,南陌寻芳,怕人重见。
回首魂萦,柳阴曲巷莓墙短。
依稀窗户记玲珑,断梦离痕远。日暮霞余绮散。
惹閒愁、花零草满。迷云邻里,听雨帘栊,谁家深院。
仙隐生涯,石交名宿,送老隔朝官府。
曾到江源峰第一,正作青城山主。离堆烟树。
记与孤客寻秋,诗心黄叶风吹去。
谁分浪声淘尽,浮云千古。
白头梦冷洞天,怕闻杜宇。欣然君尚如故。
占三径芙蓉深处。借消暑,铜斑摹取。
印花色、千红成谱。一条生活周秦路。
且兑酒馀杭,燕然定勒谁家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