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仲昭画竹为吴进士题》
《夏仲昭画竹为吴进士题》全文
明 / 张弼   形式: 古风

君不见辋川王郎铁钩锁,渔阳尘飞竟摧堕。

君不见江南李主金错刀,澄心堂纸同烟销。

宋家写竹文与苏,不求文字称士夫。

息斋板刻不足数,房山尚书特奇古。

俱随物改世见稀,我朝好手尚属谁。

九龙山人王友石,毫素争先化工力。

当时挥洒未足珍,于今一纸千金值。

太常清卿得真传,风流潚洒与差肩。

宛如指活妙书法,阳冰古劲张旭颠。

紫宸朝回写此幅,远近纵横万枝玉。

鹧鸪吟雨下江皋,猿猱号烟度岩曲。

湘灵瑶瑟廿五弦,凄凄切切如流泉。

长日相看竟忘寐,个中妙趣言难传。

乃知此老真奇绝,饱弄清风与明月。

古来数辈皆其俦,兴酣还陋芭蕉雪。

镡津进士吴延陵,冲襟素抱天下清。

得之不啻如拱璧,一洗东华尘梦醒。

持来索我为题品,务令满帧烟云横。

我辞鄙朴我手拙,那能垂世称三绝。

恰有紫醪双玉瓶,九京唤起李骑鲸。

剡溪锦笺三十丈,稿草还须张伯英。

呜呼若人不可作,浩荡高怀竟何托。

反覆卫公淇澳诗,目送翩翩海天鹤。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名为《夏仲昭画竹为吴进士题》。诗中对夏仲昭所绘之竹进行了高度赞扬,将竹子的形态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鹧鸪的雨声和猿猱的烟雾声,感受到湘灵瑶瑟的音韵之美。诗中还提到了画竹的技法,如“毫素争先化工力”、“宛如指活妙书法”,以及画家的高超技艺,如“阳冰古劲张旭颠”。此外,诗中也表达了对画家夏仲昭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作品如同珍贵的宝石,能够唤醒人们心中的艺术灵感。最后,诗中还借用了其他历史人物如李商隐、张伯英等的典故,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境界。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夏仲昭的画技,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作者介绍
张弼

张弼
朝代:明   字:汝弼   号:东海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生辰:1425—1487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你喜欢

酬谢邺门见寄

频年转见故人疏,来往惟君每起予。

阁入早秋怜善病,溪流黄叶念幽居。

田园久复谋犹拙,花木闲栽贫自如。

昨过山中谈野事,喜添佳句寄双鱼。

(0)

秋日山居

树里南湖白,阶前野菊黄。

不因看好景,何事下禅床。

望月霄旻净,澄心身世忘。

悠然寒夜永,亭畔落微霜。

(0)

赠何净德

经术逢时早避秦,遨游早已得閒身。

庭前双凤能娱老,云外飞鸿不傍人。

居士久推莲社长,古风犹见葛天民。

门临江水通渔父,大石垂竿学渭滨。

(0)

寿监院应公

僧多六十作閒人,君正勤劳在六旬。

心等虚空无彼我,病除四大益精神。

可知难处真如幻,莫作歧看冤亦亲。

吾道埋头风雪下,不须飏颂落声尘。

(0)

送石鉴法兄领众栖贤

十年丛席未成林,分座能忘竖草心。

满院松杉堂构在,一家岩壑隐居深。

风晴磐石看云起,月涌长溪共雪吟。

胜事每惭予在后,枯藤绝壁好相寻。

(0)

登雷峰作

崆峒列神鼎,八公授丹经。

往来有鸾鹤,未若兹峰名。

名峰匪在大,亦匪诸仙庭。

瑶草虽不谢,玉树任长菁。

竺国表灵鸟,少室固神坰。

地德岂殊众,纪堂贤圣兴。

四七与二三,西东作典型。

慈流别五派,洞水奔南溟。

荡荡归汾岐,环抱奇峰青。

瑞光薄三界,法润普群灵。

昔我一来游,瞻睇默含情。

见花识优昙,酌水味香泠。

日暮下山去,山在胸中横。

既薄隐松柏,仍羞逐市城。

束身今再来,高步陟云屏。

雄峰法王踞,四顾空青冥。

俯视人间世,奔马无暂停。

学道苦不早,日月徂以征。

稽首大山王,泫然涕泗零。

誓将衣线身,学山到山巅。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