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凄感时节,望望临沣涘。
翠岭明华秋,高天澄遥滓。
川寒流愈迅,霜交物初委。
林叶索已空,晨禽迎飙起。
时菊乃盈泛,浊醪自为美。
良游虽可娱,殷念在之子。
人生不自省,营欲无终已。
孰能同一酌,陶然冥斯理。
凄凄感时节,望望临沣涘。
翠岭明华秋,高天澄遥滓。
川寒流愈迅,霜交物初委。
林叶索已空,晨禽迎飙起。
时菊乃盈泛,浊醪自为美。
良游虽可娱,殷念在之子。
人生不自省,营欲无终已。
孰能同一酌,陶然冥斯理。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翠岭明华秋”、“高天澄遥滓”、“川寒流愈迅”等,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
诗人在“望望临沣涘”中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和留恋。而“林叶索已空,晨禽迎飙起”则显现出秋天的肃杀感,以及生命的凋零。即便是在这萧瑟之中,诗人仍能发现自然界中的美,如“时菊乃盈泛,浊醪自为美”,显示了对生活中简单乐趣的欣赏。
在“良游虽可娱,殷念在之子”一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忧虑和深沉的情感。接着,“人生不自省,营欲无终已”则是对人生短暂和人们追求永无止境的反思。
最后,“孰能同一酌,陶然冥斯理”表达了诗人希望与知己共饮,以此来忘却世间的忧愁。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也反映出他们对于友情和精神寄托的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人性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