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歌诗》
《歌诗》全文
南北朝 / 刘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昊天晴且高,秋气发初凉。

白露下微津,明月流素光。

凝烟泛城阙,凄风入轩房。

朱华先零落,绿草就芸黄。

纤罗还笥箧,轻纨改衣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清晨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和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感受。

首句“昊天晴且高,秋气发初凉”开篇点题,晴朗高远的天空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初凉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季节的转换。接着,“白露下微津,明月流素光”两句,通过白露和明月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秋夜的静谧与清冷,露珠在月光下闪烁,如同细小的珍珠,而明月则洒下柔和的银光,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美丽。

“凝烟泛城阙,凄风入轩房”中,“凝烟”与“凄风”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描绘了烟雾弥漫的景象,后者则暗示了寒风的侵袭,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萧瑟的氛围。城阙在烟雾中若隐若现,轩房内则被凄冷的风吹拂,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加深了读者对季节变换的感受。

“朱华先零落,绿草就芸黄”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自然界中的植物,红花(朱华)已开始凋谢,绿草也逐渐变黄,这是秋天特有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季节的更迭。这一转变不仅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纤罗还笥箧,轻纨改衣裳”两句,诗人从自然界的变迁转而关注到人类的生活。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们开始收起轻薄的罗纱衣物,换上更为保暖的轻纨衣裳,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生活的实际需求,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顺应与适应,寓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季清晨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感受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铄
朝代:南北朝   字:休玄   籍贯:彭城   生辰:431—453

(431—453)南朝宋宗室。彭城人,字休玄。宋文帝第四子。九岁封南平王。后为豫州刺史。刘劭杀宋文帝,以为中军将军。柳元景军至,劭挟铄同战。及平,宋孝武帝迎铄入军营。毒杀之。谥穆。
猜你喜欢

睡起

梦破鸡啼午,心閒鹊噪晴。

焚香槐日永,煮茗麦风清。

掬水洗馀困,看云生远情。

时时记花影,自绕曲栏行。

(0)

夏夜入城

巾栉侵残夜,衣裳谒上官。

市心偏得热,堤面自生寒。

水阔江湖小,川平象纬宽。

篮舆得佳梦,摇兀又惊残。

(0)

社木湾

胡床却坐对澄江,一点无风镜面光。

帆过生绡多少幅,书成斜雁两三行。

白沙翠竹却却净,古岸新堤曲曲长。

唤作渔郎无一事,烟中艇子许匆忙。

(0)

净因院建炎兵火独存纪事

湖海浮家二十年,重来春色尚依然。

杏花篱落喷红雾,杨柳林塘护绿烟。

草暖村人出游地,鸠鸣刺史劝农天。

觉场独在三灾外,试问支郎第几禅。

(0)

幽居即事八首·其一

游丝落花春尽,绿叶青阴夏来。

雨润苔钱更积,风清竹户频开。

(0)

次韵斯远别后见寄六言四首·其四

子国有黄叔度,女子识韩伯休。

晤对可忘长夏,分携况值新秋。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