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月初十日得蜂虿茧丝之句》
《四月初十日得蜂虿茧丝之句》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深言惧忤时,聊复一评之。

靡暇防蜂虿,惟工竭茧丝。

因循终不恤,平定岂无期。

麦赭秧田废,人家半忍饥。

(0)
注释
深言:深刻的言论。
忤:触怒。
时:时势。
聊复:姑且。
评:评价。
靡暇:没有空闲。
防:防备。
蜂虿:比喻危害者,如蜜蜂和蝎子。
工:尽力。
竭:尽。
茧丝:比喻辛勤的努力。
因循:沿袭旧习。
恤:顾虑。
平定:太平安定。
期:时期。
麦赭:麦田因干旱而颜色变暗。
秧田废:稻田荒废。
人家:人们。
忍饥:忍受饥饿。
翻译
深切的话语怕触怒时势,姑且随便评价一番。
没有闲暇防备像蜜蜂和蝎子般的威胁,只专心于尽全力付出努力。
遵循旧习始终不顾虑,何时才能太平安定并非遥不可及。
麦田因干旱而稻秧枯黄,农田荒废,许多人家里忍饥挨饿。
鉴赏

此诗描绘了农村的凋敝与人民的艰难生活,反映了社会经济问题。首句“深言惧忤时”表达了对当前时局的忧虑和担忧。接着“聊复一评之”则是诗人想要再次评说这个时期的情况。

“靡暇防蜂虿,惟工竭茧丝”中,“靡暇”意指没有闲暇,“防蜂虿”形容农忙,而“惟工竭茧丝”则是诗人在忙碌之余,唯一能做的就是收集蜂虿(一种可以食用的昆虫)和茧丝(可能是某种植物纤维),这表明生活的贫困。

“因循终不恤,平定岂无期”诗人感叹社会长期处于混乱状态,没有人去关心和解决问题,这是否意味着太平盛世遥不可及?

最后两句“麦赭秧田废,人家半忍饥”描绘了农田荒废,麦子未能收成,而人们则是半饥饿状态,反映出当时的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困苦。

诗中充满了对当前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对未来前景的担忧,是一首集政治批评与个人情感表达于一体的作品。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送魏四落第还乡

东归不称意,客舍戴胜鸣。

腊酒饮未尽,春衫缝已成。

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

魏侯池馆今尚在,犹有太师歌舞台。

君家盛德岂徒然,时人注意在吾贤。

莫令别后无佳句,祗向垆头空醉眠。

(0)

春日醴泉杜明府承恩五品宴席上赋诗

凫舄旧称仙,鸿私降自天。

青袍移草色,朱绶夺花然。

邑里雷仍震,台中星欲悬。

吾兄此栖棘,因得贺初筵。

(0)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其四

漫漫澄波阔,沈沈大厦深。

秉心常匪席,行义每挥金。

汲引窥兰室,招携入翰林。

多君有令子,犹注世人心。

(0)

奉和杜相公初发京城作

按节辞黄阁,登坛恋赤墀。

衔恩期报主,授律远行师。

野鹊迎金印,郊云拂画旗。

叨陪幕中客,敢和出车诗。

(0)

与鄠县源少府泛渼陂

载酒入天色,水凉难醉人。

清摇县郭动,碧洗云山新。

吹笛惊白鹭,垂竿跳紫鳞。

怜君公事后,陂上日娱宾。

(0)

鼓吹曲辞.凯歌六首·其四

月落辕门鼓角鸣,千群面缚出蕃城。

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