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上于天,地不擅功名。
无成代有终,臣道惟利贞。
鬼神实福谦,天道常恶盈。
勋高多亢梅,菹醢及鼓英。
淮阴功震主,奚复夸智能。
亚夫顾尚席,骄愤何不平。
主非忌寡恩,臣自昧寅清。
李曾戒齿刚,孔亦鼎垂铭。
谁从赤松游,千春仰鸿冥。
风雨上于天,地不擅功名。
无成代有终,臣道惟利贞。
鬼神实福谦,天道常恶盈。
勋高多亢梅,菹醢及鼓英。
淮阴功震主,奚复夸智能。
亚夫顾尚席,骄愤何不平。
主非忌寡恩,臣自昧寅清。
李曾戒齿刚,孔亦鼎垂铭。
谁从赤松游,千春仰鸿冥。
这首清代诗人伊朝栋的《读书(其二)》以风雨开篇,寓言天地间的功名争夺。"风雨上于天,地不擅功名",形象地描绘了风雨如战场,自然之力无法独占人间的荣誉。接下来,诗人强调臣子之道在于忠诚和节俭,"无成代有终,臣道惟利贞",表明即使功业未竟,也要坚守正直。
"鬼神实福谦,天道常恶盈",进一步阐述了谦逊与满盈之间的对比,暗示过度的骄傲会招致祸患。诗人通过历史典故,如淮阴侯韩信功高震主被杀,周亚夫因傲慢失去王位,警示后人不可恃才傲物。
"勋高多亢梅,菹醢及鼓英",借韩信和周亚夫的例子,再次强调功高盖主的危险。"李曾戒齿刚,孔亦鼎垂铭",则引用李斯和孔子的故事,告诫人们要懂得收敛锋芒,以免招致灾祸。
最后,诗人以"谁从赤松游,千春仰鸿冥"作结,表达了对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明智处世的深深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寓意深远,体现了伊朝栋在读书中汲取的智慧与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