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声中寺,山深人迹稀。
石从林背出,云向屋头飞。
野鹿寒仍聚,栖禽暮自归。
怪来襟袖冷,浓翠湿征衣。
松竹声中寺,山深人迹稀。
石从林背出,云向屋头飞。
野鹿寒仍聚,栖禽暮自归。
怪来襟袖冷,浓翠湿征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深邃的山寺景象。"松竹声中寺"以自然环境的清音引入,寺庙隐藏在松竹的环抱之中,显得宁静而超凡。"山深人迹稀"进一步强调了寺所处的偏远和人烟罕至,增添了神秘感。
"石从林背出"写出了山石奇特的形态,仿佛从树林背后悄然显现,展现了山势的陡峭和自然的鬼斧神工。"云向屋头飞"则描绘了白云缭绕于屋檐之上,动态地展现出山寺的高洁与空灵。
"野鹿寒仍聚"描绘了山中的动物在寒冷中依然成群结队,显示出生态环境的和谐。"栖禽暮自归"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日落时分,鸟儿纷纷归巢,更显出山寺的宁静与祥和。
最后两句"怪来襟袖冷,浓翠湿征衣"通过诗人自身的感受,传达出山寺周围环境的清冷与湿润,以及诗人对这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山水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