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置书几,连幕与云齐。
暑服犹便葛,秋槃已饤梨。
官醪聊足醉,古锦不成题。
空对灯花喜,重城隔夜闺。
高堂置书几,连幕与云齐。
暑服犹便葛,秋槃已饤梨。
官醪聊足醉,古锦不成题。
空对灯花喜,重城隔夜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晁补之所处的书房环境和日常生活。"高堂置书几,连幕与云齐",开篇即展现出书房的高大宽敞,书几上堆满了书籍,仿佛直抵云端,显示出主人的学识渊博。接着,"暑服犹便葛,秋槃已饤梨",诗人提到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他仍穿着轻便的葛布衣服,而秋季的果盘上已经摆上了梨子,生活细节中流露出淡泊宁静。
"官醪聊足醉,古锦不成题",诗人享用着简单的官府酒,足以让他微醺,但面对满室的古籍,却感到无从下笔,暗示了他对学问的敬畏和内心的沉思。最后两句"空对灯花喜,重城隔夜闺",诗人独自对着闪烁的灯花感到欣喜,因为夜晚的寂静让他能专注于思考,同时又透露出一丝孤寂,因为隔着重重城墙,他与远方的闺中人相隔遥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书房生活的恬静与深沉,以及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罢君山阳笛,置君雍门琴。
白日照西序,听我风木吟。
风木有所思,乃在青山岑。
忆昔旧庐畔,众木纷交森。
枝枝自相纠,叶叶自相掺。
当庭足美荫,羃户无愁阴。
悲风一夕至,兹木忽摧零。
摧零曷尔急,风起无暂停。
飘叶坠万里,游子感其音。
瑟瑟山上风,冥冥山下林。
哀声日惨恻,游子抱苦心。
我歌风木吟,泪下同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