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度天山往复还,今来真是识天颜。
云中瀑布冰期雪,月下瑶池雨后山。
行远方知骐骥贵,登高那计鬓毛斑。
夜深惘惘情难已,万木啼号有病杉。
飞度天山往复还,今来真是识天颜。
云中瀑布冰期雪,月下瑶池雨后山。
行远方知骐骥贵,登高那计鬓毛斑。
夜深惘惘情难已,万木啼号有病杉。
这首诗《三十五年八月十二日,夜宿天池上灵山道院,不寐有作》是于右任先生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的作品。通过诗中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飞度天山往复还,今来真是识天颜”,开篇即以壮阔的景象展现,诗人仿佛穿越了天山的重重山脉,历经往返,终于得以亲见天地之颜,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旅程的感慨。
颔联“云中瀑布冰期雪,月下瑶池雨后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观。瀑布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是冬日的冰雪凝结而成;而瑶池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雨后的山峦则增添了几分清新与神秘。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颈联“行远方知骐骥贵,登高那计鬓毛斑”,转而从自然景观过渡到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比喻,指出只有经历了长途跋涉,才能真正认识到骏马的珍贵;同样,只有站在高处,才能不被岁月的痕迹所困扰。这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经历的反思,也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领悟。
尾联“夜深惘惘情难已,万木啼号有病杉”则以深夜的静谧和万木的哀鸣收尾,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的情感难以平息,甚至能听到病态杉木的哀鸣,这种情境既是对自然生命的关注,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及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于右任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将自然与人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超越时空的魅力。
我少解诗文,作书性所拙。
下笔走龙蛇,自笑同榾柮!
至于六法间,更不识毫发。
每羡画、书、诗,昔人成三绝!
辋川图中景,米家船中物。
时悬吾心目,谁能相彷佛!
吾儿秉幼慧,游思造化窟。
湿墨入鸿濛,佳句出仓猝。
有画兼有诗,文字亦勃勃。
但此俱末艺,未可矜宝筏。
郑虔老画师,王维徒诗佛。
儒生抱膝吟,贵能知治忽。
区区笔墨中,小材同线袜。
右相驰丹青,局促伏堂阙。
庶子号浮华,承平空黼黻。
汝果为通才,须立邺侯骨。
早慧未足奇,老成斯卓越。
方今天地非,有才良拂郁。
沧海横流时,无才更沈没。
万卷床前书,供汝自除祓。
汝以艺为游,勿以艺为汨!
有成作班超,无成作楚屈!
《喜次儿十二岁能诗兼画》【清·洪繻】我少解诗文,作书性所拙。下笔走龙蛇,自笑同榾柮!至于六法间,更不识毫发。每羡画、书、诗,昔人成三绝!辋川图中景,米家船中物。时悬吾心目,谁能相彷佛!吾儿秉幼慧,游思造化窟。湿墨入鸿濛,佳句出仓猝。有画兼有诗,文字亦勃勃。但此俱末艺,未可矜宝筏。郑虔老画师,王维徒诗佛。儒生抱膝吟,贵能知治忽。区区笔墨中,小材同线袜。右相驰丹青,局促伏堂阙。庶子号浮华,承平空黼黻。汝果为通才,须立邺侯骨。早慧未足奇,老成斯卓越。方今天地非,有才良拂郁。沧海横流时,无才更沈没。万卷床前书,供汝自除祓。汝以艺为游,勿以艺为汨!有成作班超,无成作楚屈!
https://shici.929r.com/shici/tY5q6mWih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