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李仁甫》
《寄李仁甫》全文
宋 / 晁公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守地难越境,吊生宁及哀。

自伤转蓬远,莫致束刍来。

惨日熙夏屋,悲风号夜台。

遥知倚庐处,流泪渍苍苔。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rén
sòng / cháogōng

shǒunányuèjìngdiàoshēngníngāi

shāngzhuǎnpéngyuǎnzhìshùchúlái

cǎnxiàbēifēnghàotái

yáozhīchùliúlèicāngtái

翻译
坚守在这里难以越过边境,对生者表达哀悼哪里还来得及。
自己感伤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远离家乡,没有人能送来慰问的束草。
惨淡的阳光照在夏日的房屋上,悲凉的风在夜晚的墓地呼啸。
我想象着你在远方的庐墓,泪水打湿了周围的青苔。
注释
守地:坚守的地方。
越境:越过边境。
吊生:对活着的人表示哀悼。
宁:岂,哪里。
哀:哀悼。
转蓬:随风飘荡的蓬草,比喻漂泊无定。
远:远离。
莫:不能,无法。
束刍:捆扎的草,古代常用来祭奠。
惨日:凄惨的阳光。
熙夏屋:夏日的房屋。
悲风:悲伤的风。
号:呼啸。
夜台:墓地。
遥知:想象中知道。
倚庐处:在庐墓之处。
渍:打湿。
苍苔:青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所作的《寄李仁甫》。诗中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哀悼之情。"守地难越境"写出了诗人与李仁甫分隔两地,难以跨越的物理距离;"吊生宁及哀"则传达出对李仁甫生死未卜的忧虑和哀痛。"自伤转蓬远"比喻自己如同飘零的蓬草,远离家乡,更显孤独和无助;"莫致束刍来"表达了对能给予物质慰藉的期盼落空的无奈。"惨日熙夏屋"描绘了夏日阳光下的凄凉景象,"悲风号夜台"则寓言了对亡者的哀思在夜晚尤为强烈。最后两句"遥知倚庐处,流泪渍苍苔"想象李仁甫可能在孤独的庐舍中,诗人的心痛之泪甚至打湿了周围的青苔,情感真挚感人,展现出深厚的友情。整首诗以哀婉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

作者介绍
晁公溯

晁公溯
朝代:宋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猜你喜欢

谢易实甫再惠庐山三峡泉

江城炎燥无风,忽有甘泉药病翁。

篇酌一家俱满腹,劳人堪傲赞皇公。

(0)

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桂体

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

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

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

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0)

临江仙

午夜金乌从海底,丑初渐出扶桑。

大明东向属三阳。韶华春满院,无地不生光。

直驾河车朝帝阙,泥丸宫饮琼浆。

华池神水灌中黄。婴儿未就母,地久更天长。

(0)

暮春二首·其二

惜花公子爱春晴,骏马骄嘶晓出城。

半醉归来人共看,笑将金弹打流莺。

(0)

百字令.赠胡秀才

亘初一点,莹如如、无相无形无质。

不荡不摇常正定,直是断踪绝迹。

变化无方,显微无间,妙理应难测。

为伊言破,屏除缘虑尘识。

放教方寸虚澄,里头宁贴,方见真端的。

三五混融心月皎,照破本元来历。

烁烁圆明,如如不动,运化无休息。

静中拈出,蟾光烁破无极。

(0)

七忆·其六忆吴兴

忆汎苕华溪上船,故人为我重留连。

半山塔寺藏云树,绕郭楼台住水天。

白榜载歌明月里,青帘沽酒画桥边。

计筹山下先茔在,欲往浇松定几年。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