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金乌从海底,丑初渐出扶桑。
大明东向属三阳。韶华春满院,无地不生光。
直驾河车朝帝阙,泥丸宫饮琼浆。
华池神水灌中黄。婴儿未就母,地久更天长。
午夜金乌从海底,丑初渐出扶桑。
大明东向属三阳。韶华春满院,无地不生光。
直驾河车朝帝阙,泥丸宫饮琼浆。
华池神水灌中黄。婴儿未就母,地久更天长。
这首元代牧常晁的《临江仙》描绘了一幅日出东方的壮丽景象。"午夜金乌从海底",以金乌(太阳)象征着黑夜的结束,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太阳从海平面下升起的过程。"丑初渐出扶桑","扶桑"是神话中的大树,这里寓指东方,描述了太阳初升的景象。
"大明东向属三阳","大明"指太阳光明,"三阳"象征阳气旺盛,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了。接下来的"韶华春满院,无地不生光",将春天的生机与阳光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的赞美和对光明的向往。
"直驾河车朝帝阙","河车"是道教中的概念,象征着宇宙间的运行法则,这里暗指太阳运行至天庭。"泥丸宫饮琼浆","泥丸宫"是道家所说的脑部,"琼浆"则是仙界的美酒,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在天宫的神秘旅程。
最后两句"华池神水灌中黄,婴儿未就母,地久更天长","华池"可能指的是仙界的灵池,"中黄"代表人体的中心,"婴儿未就母"可能是指太阳尚未完全升起,而"地久天长"则寓意着永恒的光明和生命的延续。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日出的壮观景象,寄寓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以及对长生不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