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
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
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
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
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
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
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这首元代虞集的《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桂体》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对三国时期蜀汉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时局变迁和英雄命运的感慨。"鸾舆三顾茅庐"引用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象征着求贤若渴的诚意。"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暗指蜀汉国运衰微,如同夕阳西下,暗示了蜀汉复兴之路的艰难。
"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描绘了刘备入川和诸葛亮北伐的壮举,展现了蜀汉军民的英勇与决心。然而,"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又提到了周瑜的智谋和关羽的悲剧,暗示了英雄的兴衰无常。
"天数盈虚,造物乘除"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对命运无常和人事更替的深刻理解,认为这是自然法则。最后以设问"问汝何如,早赋归欤"收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选择退隐的反思,也寓含了对自身处境的微妙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三国蜀汉为背景,借古讽今,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的哲思,体现了元曲的婉约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