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篁墩先生挽诗》
《篁墩先生挽诗》全文
明 / 顾清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理学龙门后,文章太史公。

蜚腾当景运,简注切渊衷。

载笔皇猷润,传经帝业崇。

芬华沾草木,名姓熟儿童。

琬琰镌磨遍,川源涤溉空。

为霖须海内,骑尾忽天东。

往事浮云改,遗书列屋充。

掀髯怀指授,擿埴叹颛蒙。

怅望仙衢远,追攀逸驾穷。

南山秋月夜,愁断白杨风。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篁墩先生挽诗》表达了对一位理学大家的深深敬仰与哀悼之情。首联“理学龙门后,文章太史公”以崇高的学术地位比喻先生,将他比作儒家理学的重要传承者和文学巨匠太史公司马迁。接着,“蜚腾当景运,简注切渊衷”赞美先生才华横溢,著作深得人心,他的学术见解深入且契合时代精神。

“载笔皇猷润,传经帝业崇”进一步强调先生对国家政策和教育的深远影响,他的著作如同润泽皇道的雨露,对帝业的弘扬功不可没。“芬华沾草木,名姓熟儿童”形象地描绘了先生名声之盛,连儿童都能熟记其名字。

“琬琰镌磨遍,川源涤溉空”运用玉石和水源的意象,形容先生学问如美玉般打磨,教化如同流水滋养万物。“为霖须海内,骑尾忽天东”寓意先生的学问如甘霖普降,而他的离世却让人心痛,仿佛天边的太阳突然消失。

“往事浮云改,遗书列屋充”感慨时光流逝,先生的遗著成为永恒的财富。“掀髯怀指授,擿埴叹颛蒙”回忆先生的教诲,感叹自己如同初学者般无知,未能充分领悟。

最后,“怅望仙衢远,追攀逸驾穷”表达诗人对先生的怀念,以及无法再追随其足迹的遗憾。“南山秋月夜,愁断白杨风”以凄凉的秋夜和白杨风,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思,画面感强烈,情感深沉。整体上,这首挽诗充满了对先生的敬仰和对失去的惋惜。

作者介绍
顾清

顾清
朝代:明

顾清(1460-1528)字士廉,江南华亭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诗清新婉丽,天趣盎然。著有《东江家藏集》《松江府志》等。
猜你喜欢

落叶·其三

杂遝浑疑万骑催,夜寒齐卷朔风来。

黄榆影落长城暗,紫塞声和画角哀。

怀国易添苏武感,无家莫上李陵台。

生原大地阑珊质,甘作乾坤废弃才。

(0)

閒步

亭亭落日晚烟收,指点遥山翠霭浮。

千里瓯江波浪阔,乱云何处认苏州。

(0)

三兄归自新疆过湘感赋

人生苦远离,况复经岁年。

悠悠日复日,时事多变迁。

自从阿兄出,亲戚俱完全。

前年妹夫死,幼子旋弃捐。

嗣后祖翁姑,高年不复延。

未几二伯翁,复表《泷冈阡》。

我家伯父死,长兄自陇还。

二嫂忽遽逝,家书言惨然。

今年三伯母,又复归黄泉。

老父悲亲戚,小病长纠缠。

老母稍旷释,右臂病未痊。

归省此其时,高堂望已穿。

勿复滞归期,勉撑湘上船。

再拜北堂人,四女未寄笺。

为言人世事,修短自有天。

悲吊苦无益,且自宽食眠。

飞鸿傥有便,遗我书一篇。

(0)

除夕寄外

光阴同是异乡过,两地怀人意若何。

万里音书中道阻,一年情绪此宵多。

梅侵腊雪香犹敛,诗得春风韵更和。

守岁不妨吟到晓,锦笺椒颂共谁哦。

(0)

送咏春弟赓僖之皖江

亲老不谋学,将如仕进何。

趋时新法捷,得路故交多。

红叶数行雁,黄山几点螺。

瞻云知不远,暇日眺松萝。

(0)

归自鸿印轩

春暮池塘夕照时,峰环路转步迟迟。

绿油晴泻三篙水,红杏香凝万斛脂。

趁暖燕泥黏柳絮,怜芳蛛网罩花枝。

兴阑归去篮舆速,刻烛联吟七字诗。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