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同是异乡过,两地怀人意若何。
万里音书中道阻,一年情绪此宵多。
梅侵腊雪香犹敛,诗得春风韵更和。
守岁不妨吟到晓,锦笺椒颂共谁哦。
光阴同是异乡过,两地怀人意若何。
万里音书中道阻,一年情绪此宵多。
梅侵腊雪香犹敛,诗得春风韵更和。
守岁不妨吟到晓,锦笺椒颂共谁哦。
这首清代诗人包兰瑛的《除夕寄外》表达了诗人身处异地,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光阴同是异乡过”点明了诗人与亲人分隔两地,感叹时光在异乡同样流逝。第二句“两地怀人意若何”直接抒发了对亲人的牵挂和思念。
接下来,“万里音书中道阻”描绘了通信的困难,暗示了距离带来的阻碍,使得情感的传达变得艰难。诗人通过“一年情绪此宵多”强调了此刻除夕之夜,思乡之情尤为浓厚,一年的情绪浓缩在这一晚。
“梅侵腊雪香犹敛,诗得春风韵更和”运用了象征手法,腊梅在冬雪中含苞待放,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坚韧和期待春天的到来,而写诗则寄托了他希望与亲人的情感交流能够如同春风般温暖和谐。
最后两句“守岁不妨吟到晓,锦笺椒颂共谁哦”表达了诗人愿意在除夕夜一直吟诗直到天明,期待能有人共享这份思念和节日的喜悦,但又显得孤独,因为找不到那个可以一起吟咏的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除夕这一特殊时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团聚的渴望。
朝看月令。是律中应钟,神司元冥。
寒日模糊,阴风凛冽,一扫秋光无剩。
谁遣倪迂妙手,写出灰堆冬景。
茅檐下,听数声铁马,冬冬相应。
长安多肉阵,凤碳檀炉,低唱羊羔饮。
闭户先生,拥书枯坐,只好敲冰煮茗。
莫怪天公作恶,雅称玉堂官冷。
青镜里,惊漫空霜雪,又添双鬓。
长剑倚天外,白眼举觞空。
莲花千朵出匣,珠滴小槽红。
浇尽层层块垒,露尽森森芒角,云梦荡吾胸。
春水变酾醁,秋水淬芙蓉。饮如鲸,诗如虎,气如虹。
狂歌斫地,恨不移向酒泉封。
百炼钢难绕指,百翁香频到口,百尺卧元龙。
磊落平生志,破浪去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