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青龙寺原上人》
《寄青龙寺原上人》全文
唐 / 无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

高杉残子落,深井冻痕生。

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

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0)
注释
敛屦:穿着鞋而行,敛,收敛,这里指脚步轻盈。
安禅:静坐修行,禅,禅定。
漏声:古代计时工具滴漏发出的声音,此处代指时间的流逝。
高杉:高大的杉树。
残子落:残留的果实或种子落下。
深井:深邃的水井。
冻痕:因寒冷而结冰的痕迹。
罢磬:结束敲击磬(一种佛教仪式中用的乐器)。
风枝动:风吹动树枝。
悬灯:悬挂的灯。
雪屋:被雪覆盖的房屋,这里可能指寺庙。
何当:何时能够。
招我宿:邀请我住宿。
乘月:趁着月色。
上方行:在高处、上方行走,可能指在寺庙的高处或山顶行走。
翻译
穿着鞋踏入幽冷的竹林,静坐参禅度过滴漏的声音。
高大的杉树上残留的果实掉落,深井边因寒冷结出了冰痕。
敲完磬后风吹动树枝,悬挂的灯在雪屋里显得格外明亮。
何时能邀请我留下住宿,乘着月光在寺顶上行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禅院冬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寄情于山水之间的心境。

"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 这两句表明诗人已经隐居在深山之中,即便是在严冬,也能找到心灵的宁静之所。"敛屦"指的是僧侣收拾僧鞋,以示脚步轻盈,"入寒竹"则是指行走于寒冷的竹林之中;"安禅过漏声"说明诗人在这样的环境里能够安心修禅,甚至连时间的流逝都可以通过听漏声来感知。

"高杉残子落,深井冻痕生。"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冬日山中的景色。"高杉残子落"指的是即便是在高大的松树上,也有枯萎的松针随风而落;"深井冻痕生"则是说在寒冷的气候里,连深井的水面都结了冰。

"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 "罢磬"即是佛家打坐用的小石磬,一般用于提醒禅修时间;"风枝动"则表达了在风中摇曳的树枝之声,形成了一种自然界的钟声。"悬灯雪屋明"描绘的是夜晚雪地里,房内悬挂着灯笼,光线透过窗纸或门缝,映照出屋外的雪景。

"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盼和向往。当有一天,能邀请诗人去那宁静的地方居住,或许是在明亮的月光下,轻松地踏上了通往山中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日山中禅院的景象,以及对自然界细微声音和景色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宗教修行生活的一种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追求精神内在宁静、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

作者介绍

无可
朝代:唐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州)

无可,唐代诗僧,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无可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猜你喜欢

奉和初春出游应令

鸣笳出望苑,飞盖下芝田。

水光浮落照,霞彩淡轻烟。

柳色迎三月,梅花隔二年。

日斜归骑动,馀兴满山川。

(0)

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

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

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

两桥对双阁,芳树有行列。

爱此如甘棠,谁云敢攀折。

吴关倚此固,天险自兹设。

海水落斗门,湖平见沙汭。

我行送季父,弭棹徒流悦。

杨花满江来,疑是龙山雪。

惜此林下兴,怆为山阳别。

瞻望清路尘,归来空寂灭。

(0)

鼓吹曲辞.君马黄

君马黄,我马白。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

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

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

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

猛虎落陷阱,壮夫时屈厄。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0)

送防秋将

白首征西将,犹能射戟支。

元戎选部曲,军吏换旌旗。

逐虏招降远,开边旧垒移。

重收陇外地,应似汉家时。

(0)

送杨秀才游蜀

鄂渚逢游客,瞿塘上去船。

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旧俗巴渝舞,新声蜀国弦。

不堪挥惨恨,一涕自潸然。

(0)

又嘲武懿宗

裹头极草草,掠鬓不菶菶。

未见桃花面皮,漫作杏子眼孔。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