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归,子归,子不归,白头阿㜷慈且悲。
子弗归,待何时?君不见西江处士章九华。
十年去赴丘园科,母死妻啼未还家。
子归,子归,子不归,白头阿㜷慈且悲。
子弗归,待何时?君不见西江处士章九华。
十年去赴丘园科,母死妻啼未还家。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五禽言五首》中的第四首,以拟人手法表达了对游子离家出仕的感慨。"子归,子归,子不归"三句,呼唤游子回家,流露出对亲人的思念和期待。"白头阿㜷慈且悲"描绘了家中老人因孩子久不归而满含忧虑与悲伤的形象,情感深沉。接下来的"子弗归,待何时"进一步强调了等待的漫长和无奈。最后,诗人以"君不见西江处士章九华"为例,提及一个为求功名十年未归的典型,暗示游子出仕之路的艰辛和家庭的付出。整首诗寓言性强,通过禽鸟的口吻,揭示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家庭亲情与仕途抉择的矛盾与不舍。
昨夜城头望牛斗。
金气横空作龙吼。
朝天尺一鹤飞书,尊前夺我龙头友。
风流江左後。
青毡旧物曾坚守。
念侨居、淮阳九载,闲却丝纶手。
花骢欲系无长柳。
玉箸频挥翻短袖。
凤凰台近月重圆,紫薇花暖香依旧。
功名随分有。
论交要在知心友。
唱阳关、一杯别酒,先祝斯文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