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八夜同李道人野次看月》
《十八夜同李道人野次看月》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古风

夜色满柴门,二人自成世。

众木霜气中,叶黄影在地。

竹筱拥寒溪,相虬入烟态。

贫家惟白晓,庭空静如寺。

遥柝转寥天,疏星耿三四。

清言不世出,万象破幽寐。

归写良夜图,清冷难题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夜晚一同欣赏月色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超脱的氛围。

首句“夜色满柴门”,点明时间与地点,柴门之外,夜色深沉,为整幅画面铺垫了背景。接着“二人自成世”,暗示两人虽身处尘世,却能超然物外,享受这份宁静与和谐。

“众木霜气中,叶黄影在地”描绘了秋日的景象,霜气笼罩着树木,落叶铺满了地面,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静谧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竹筱拥寒溪,相虬入烟态”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神秘。竹子与小溪相互依偎,烟雾缭绕中,竹子仿佛与溪水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和谐之美。

“贫家惟白晓,庭空静如寺”通过对比贫家与寺庙的宁静,强调了环境的清寂与内心的纯净。即使在简陋的家中,也能感受到如同寺庙般的宁静与庄严。

“遥柝转寥天,疏星耿三四”描绘了天空中的景象,远处的柝声回荡在寂静的夜空中,稀疏的星星点缀其间,增添了几分孤独与遥远之感。

“清言不世出,万象破幽寐”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对话,言语清雅,超越了世俗,唤醒了万物的生机与活力,打破了夜的沉寂。

最后,“归写良夜图,清冷难题字”则表明诗人将这美好的夜晚记录下来,以文字的形式保存这份记忆,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份美好时光的珍视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超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二月朔日

昨饯孟春今迓仲,堂堂来者逐诗排。

阑珊未至何须惜,艳裔行临岂不佳。

几日东风消积雪,千畦冬麦发新荄。

毡庐窗纸烘晴旭,芸牍生香暂寄怀。

(0)

灯窗

远甸散暮霭,西峰隐落日。

笳吹动幔城,莲檠朗毡室。

群籁寂不闻,景清神亦谧。

命笔欣佩文,读书期务实。

游豫贵有度,宵旰所无逸。

景光足自珍,栖心在专壹。

(0)

复阻风

三月莺花尽,江村直似秋。

阴从亭午合,风挟暮潮留。

水气㑴厓上,寒声在树头。

长年仍益缆,水宿亮多忧。

(0)

送张阃幕兼素借陈石斋诗稿·其一

病来三日废吟诗,石老诗清想见之。

为报故人张幕府,中郎书秘有人知。

(0)

春在二首·其一

睡足东窗眼倦醒,城中尘土昼冥冥。

风光隔眼不相见,春在西涯旧草亭。

(0)

雪夜追次坡翁韵四首·其三

赋形随意极毫纤,白战坛空未解严。

过眼幻疑看石髓,入茶清不让羹盐。

红尘旧梦迷香陌,白屋新愁拥破檐。

却望五门天上峙,登高无路拟城尖。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