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栝笼扉竹掠檐,草堂趺坐悟华严。
日长山静幽怀惬,石谷云西妙处兼。
几卷绿蕉心展轴,一湾碧水镜开奁。
不教五柳门前植,恐认柴桑处士潜。
老栝笼扉竹掠檐,草堂趺坐悟华严。
日长山静幽怀惬,石谷云西妙处兼。
几卷绿蕉心展轴,一湾碧水镜开奁。
不教五柳门前植,恐认柴桑处士潜。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以“老栝笼扉竹掠檐,草堂趺坐悟华严”开篇,通过“老栝”与“竹”的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古老而深邃的氛围,仿佛置身于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之中。“草堂趺坐悟华严”则进一步点明了诗人在此地静心修行,领悟佛法的意境。
接着,“日长山静幽怀惬,石谷云西妙处兼”两句,将时间与空间的静谧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日光悠长,山林寂静,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平静,与自然融为一体。而“石谷云西妙处兼”,则暗示着在这片山水之间,隐藏着许多令人赞叹的美妙之处,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几卷绿蕉心展轴,一湾碧水镜开奁”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绿蕉的心比作展开的书卷,碧水比作打开的妆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周围环境的生机与美丽。同时,这也象征着知识与美的追求。
最后,“不教五柳门前植,恐认柴桑处士潜”两句,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真正隐士的敬仰之情。他担心如果在门前种植五柳,可能会吸引真正的隐士柴桑处士前来,从而打破这份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望。
夜雨酿晨寒,曦轮隐峰半。
旋旋暖光吐,林樾增辉绚。
露重马蹄湿,峦回鸟道转。
旷谷捲千幕,野火腾馀爨。
气压不能升,结作白云片。
始穿云际出,忽据云上看。
乃知岚霭奇,总自人意幻。
揽辔立斯须,清吟纪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