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独夜闻雪》
《独夜闻雪》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亦知雪意就,向夕足寒云。

茅山夜自掩,孤枕梦回闻。

暗飞方瑟瑟,睡起看纷纷。

却忆梁园客,既醉复能文。

(0)
鉴赏

这首《独夜闻雪》由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描绘了冬夜中独自聆听雪花飘落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孤独与细腻的情感。

首联“亦知雪意就,向夕足寒云”,开篇点题,以“亦知”二字表达出对即将到来的雪意的预感,而“向夕足寒云”则描绘了傍晚时分,天空布满寒冷的云彩,为即将到来的雪景铺垫了背景。

颔联“茅山夜自掩,孤枕梦回闻”,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茅山,这里指代的是诗人所在之地,夜晚的寂静使得四周的一切都显得格外清晰,连梦醒后的细微声响都能听见,突出了环境的静谧和诗人的孤独感。

颈联“暗飞方瑟瑟,睡起看纷纷”,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雪花从暗处无声无息地飘落,到睡醒后看到满天纷飞的景象。这里的“瑟瑟”形容雪花落地时的声音,与“纷纷”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雪花从静寂到热闹的变化过程。

尾联“却忆梁园客,既醉复能文”,诗人在此联中回忆起了古代梁园中的文人雅士,在酒醉之后还能挥毫泼墨,创作出佳作的情景。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雅生活的向往,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在孤独夜晚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外界景色的细腻观察,也有对过往文人生活的深深怀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荆渚寄怀西蜀无染大师兄

大沩心付白崖前,宝月分辉照蜀天。

圣主降情延北内,诸侯稽首问南禅。

清秋不动骊龙海,红日无私罔象川。

欲听吾宗旧山说,地边身老楚江边。

(0)

寻阳道中作

秋声连岳树,草色遍汀洲。

多事时为客,无人处上楼。

云疏片雨歇,野阔九江流。

欲向南朝去,诗僧有惠休。

(0)

与崔校书静话言怀

同年生在咸通里,事佛为儒趣尽高。

我性已甘披祖衲,君心犹待脱蓝袍。

霜髭晓几临铜镜,雪鬓寒疏落剃刀。

出世朝天俱未得,不妨还往有风骚。

(0)

庚午岁十五夜对月

海澄空碧正团圆,吟想玄宗此夜寒。

玉兔有情应记得,西边不见旧长安。

(0)

宿同州厉评事旧业寄华下

从戎依远地,无日见家山。

地近风沙处,城当甸服间。

阻河通渭水,曲苑带秦关。

待月登楼夜,何人相伴闲。

(0)

送友人游蜀

巴兴千万寻,此去若为心。

蟋蟀既将定,猕猴应正吟。

剑门秋断雁,褒谷夜多砧。

自古西南路,艰难直至今。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