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崔校书静话言怀》
《与崔校书静话言怀》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同年生在咸通里,事佛为儒趣尽高。

我性已甘披祖衲,君心犹待脱蓝袍。

霜髭晓几临铜镜,雪鬓寒疏落剃刀。

出世朝天俱未得,不妨还往有风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uīxiàoshūjìnghuàyán怀huái
táng /

tóngniánshēngzàixiántōngshìwèijìngāo
xìnggān

jūnxīnyóudàituōlánpáo
shuāngxiǎolíntóngjìngxuěbìnhánshūluòdāo

chūshìcháotiānwèifángháiwǎngyǒufēngsāo

翻译
我们都出生在咸通年间,无论是信奉佛教还是遵循儒家,志趣都极为高尚。
我已心甘情愿地身披禅师的僧衣,而你的心中似乎还期待着脱下官服蓝袍。
清晨,白须对着铜镜映照,稀疏的白发在寒冷中等待剃刀的修整。
虽然我们出世修行或朝拜天子都还未达成,但这不妨碍我们往来间洋溢的文人雅兴。
注释
同年:同一时期。
生:出生。
咸通里:指唐代的一个时期,咸通是唐懿宗的年号。
事佛:信仰佛教。
为儒:遵循儒家学说。
趣尽高:志趣高尚。
我性:我的本性。
已甘:已经愿意。
披祖衲:穿上祖传的僧衣,比喻真心修行。
君心:你的心意。
犹待:还期待。
脱蓝袍:脱下官服,象征辞官归隐。
霜髭:白色的胡须,形容年老。
晓几:清晨时分。
临:面对。
铜镜:镜子,古代多为铜制。
雪鬓:白色的鬓发。
寒疏落:因稀疏而显得冷清。
出世:超脱尘世,这里指修行成佛。
朝天:朝拜天子,指仕途得意。
俱未得:都还没有实现。
不妨:不影响。
还往:相互来往。
风骚:风采、文采,这里指文人的情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朋友在精神追求上的差异和对未来的期待。"同年生在咸通里,事佛为儒趣尽高"表明两人出生在同一时期,都致力于精神层面的探索,其中一人沉迷于佛法,另一人则专注于儒家学说,都各自追求到了极高的境界。"我性已甘披祖衲,君心犹待脱蓝袍"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已经乐于接受并遵循古人的教导和智慧,而朋友的心中仍然保留着世俗的牵挂,尚未完全超脱。

接下来的两句"霜髭晓几临铜镜,雪鬓寒疏落剃刀"通过对比白发和剃刀,生动地描绘了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意境。诗人在清晨面对着铜镜,看到了自己因岁月而渐渐变白的胡须,同时听到外面传来了剃头人的声音,这种场景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最后两句"出世朝天俱未得,不妨还往有风骚"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与精神追求之间矛盾的体认。尽管尚未完全脱离尘世,也没有达到心灵的至高境界,但他并不以为此生无望,认为仍然可以追寻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深刻,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以及对于生活与信仰之间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至日

客中双鬓老尘埃,海角仍逢至日来。

近腊风光初染荔,新阳气力仅浮灰。

豆糜厌胜怜荆俗,云物书祥忆鲁台。

搔首故园心欲断,少陵赖有掌中杯。

(0)

次韵温其雪

侵凌腊尾近春前,冻色冥冥不见天。

一洗氛埃终自洁,暗催花柳为谁妍。

单衣窭巷无朝爨,垂箔高门有醉眠。

闻道江头消息好,玉旌瑶帜满楼船。

(0)

梅诗呈六四叔

一枝新白破长林,定想霜毫落有神。

䠥?若予将底用,犹堪卧护北潭春。

(0)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十五

天厩龙媒十万蹄,春池蹴踏浪花飞。

路人争看萧衙内,月下亲调御马归。

(0)

池莲四咏分韵·其四子

分房圆戢戢,弄色翠娟娟。

摘实怜空菂,方知雨露偏。

(0)

剔银灯

小院烟凉雨细。正好恹恹春睡。

蓦被金枝,连推绣枕,报道皇都书至。良人得意。

集英殿、首攀仙桂。斗帐重襟惊起。斜倚屏山偷喜。

宝髻慵梳,香笺折破,果见中、高高名第。秦楼十二。

知他向、谁家沈醉。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