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剔银灯》
《剔银灯》全文
宋 / 关注   形式: 词  词牌: 剔银镫

小院烟凉雨细。正好恹恹春睡。

蓦被金枝,连推绣枕,报道皇都书至。良人得意。

集英殿、首攀仙桂。斗帐重襟惊起。斜倚屏山偷喜。

宝髻慵梳,香笺折破,果见中、高高名第。秦楼十二。

知他向、谁家沈醉。

(0)
注释
小院:私人庭院。
烟凉:清冷。
雨细:细雨。
恹恹:困倦无力。
春睡:春困。
蓦:忽然。
金枝:代指皇帝的命令或喜讯。
绣枕:精致的枕头。
皇都:京城。
良人:丈夫。
集英殿:古代宫殿,用于选拔人才。
仙桂:比喻科举考试中的高分。
斗帐:豪华的帷帐。
重襟:衣襟。
偷喜:暗自高兴。
宝髻:华丽的发髻。
香笺:带有香味的信纸。
高高名第:很高的排名或地位。
秦楼:古代歌妓聚居的地方,也指富贵人家的住所。
向:对着。
沈醉:沉迷,陶醉。
翻译
小院在细雨中显得清冷,正是春困欲眠的好时光。
突然传来金枝传信,连推着绣枕起身,皇都的书信已到。丈夫春风得意。
在集英殿上,他首次攀折仙桂,被喜讯惊醒。他斜靠在屏风后偷偷欢喜。
懒得梳理华丽的发髻,随手拆开香气四溢的书信,果然看到自己名列前茅。
他在秦楼之上,心中疑惑他会在哪家沉醉庆祝。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贵族女子在春日午后悠闲的生活情景。她正享受着恹恹的春睡,蓦被金枝轻拂,连推绣枕,突然被报道皇都书至的声音惊醒。良人得意,她走进集英殿,攀援仙桂,斗帐重襟之下惊起时,她斜倚屏山偷偷享受着这份喜悦。

宝髻慵梳,香笺折破,她终于得知果中高高名第。诗中的“秦楼十二”可能指的是女子所处的位置,或许是对她社会地位的一种隐喻。而最后一句“知他向、谁家沈醉”,则透露出女子心中所思,似乎是在询问那个沉醉的人归属于哪个家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巧的语言,展现了宋代贵族女性的生活状态及内心世界。其用词优美,如“烟凉雨细”、“恹恹春睡”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奢华的氛围。而诗中对细节的注意,如蓦被金枝、绣枕斗帐,以及宝髻香笺,都彰显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描写能力。

作者介绍

关注
朝代:宋

宋钱塘人,字子东,号香岩居士。关景仁子。高宗绍兴五年进士。任湖州教授,与胡瑗之孙涤收集瑗遗书,得《易解中庸义》;又辑《胡先生言行录》。官至太学博士。有《关博士集》。
猜你喜欢

颂古·其四十二

七条披向钟声上,遍界难藏比丘相。

若以色见音声求,迦叶师兄是虚妄。

(0)

颂古·其九十六

的的当阳句,明明箭后路。

著靴人吃肉,赤脚人趁兔。

(0)

颂古·其四

迷悟髑髅前,徒劳更举鞭。

只持鸡狗戒,不学祖师禅。

(0)

宿刘行首家作二首·其二

从来诸事不相关,独有香醪真个贪。

清早若无三碗酒,怎禁门外朔风寒。

(0)

颂古三十九首·其二十二

脱得驴头载马头,东家西家卒未休。

问君还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0)

颂古三十九首·其九

同行自古不相肯,峰顶老人何足论。

山凹落尽桃花片,流水依前绕竹门。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