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首尾吟·其八十二》
《首尾吟·其八十二》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七言律诗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不忍时。

戾气中人为疾病,和风养物号清微。

世情非利莫能动,士节待穷然后知。

尚口乃穷非我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0)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爱吟诗:热爱写诗。
不忍时:难以忍受的情感时刻。
戾气:凶恶或不和的气氛。
疾病:比喻人心灵的困扰。
和风:温和的风,也象征良好的社会风气。
清微:清新微妙。
世情:世俗人情。
利:利益。
动:打动。
士节:士人的节操。
穷:困厄。
尚口:空谈。
非我事:不是我的追求。
翻译
欧阳修并非只是喜欢写诗,写诗对他来说是抒发内心难以忍受的情感。
恶劣的气氛会使人患病,温和的风则滋养万物,被称为清微之气。
世态炎凉,没有私利就无法打动人心,人的节操只有在困厄中才能显现出来。
空谈贫困不是我的追求,欧阳修并非只是喜欢写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第八十二首,主要表达了诗人邵雍对于诗歌创作和个人品性的理解。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不是单纯为了爱好而写诗,而是诗作为他表达内心情感和理念的一种方式。他认为诗是他在面对社会不公和人间戾气时,用来抒发心中不忍之情的手段。

接下来的诗句“戾气中人为疾病,和风养物号清微”揭示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忧虑,认为充满争斗和不良气息的环境会导致人心不宁,如同疾病滋生。而诗歌则如和煦的春风,能够滋养万物,象征着和平与清雅。

“世情非利莫能动,士节待穷然后知”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看法,认为只有在利益驱动之外,人们才能展现出真正的道德操守,困境中的坚守更能显现士人的节操。

最后两句“尚口乃穷非我事,尧夫非是爱吟诗”再次强调,诗人并非单纯追求吟诗的乐趣,而是通过诗歌来传达他的价值观和社会批判,尤其是在面对困厄时,他更注重实际行动而非空谈。

整首诗体现了邵雍以诗为武器,关注社会现实,坚守道德原则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送玉林师赴会还闽中

道风高迈素知名,诏率同袍上玉京。

梵教宣扬超古昔,圣恩弘济及幽明。

祥云尽集瑶花舞,甘露朝凝宝树荣。

法会已周辞凤阙,浮杯南去海波平。

(0)

奉和少师端午日赐宴诗韵时同纂修群书于文渊阁下·其一

位列台阶五福昌,怜才多见进贤良。

诏编简册兴文教,宴锡蒲觞被宠光。

雅量容人皆感德,新诗对客即成章。

鮿生展拜嗟何晚,四海声名久播芳。

(0)

赠徐君邦孝

难后不知何处在,客中相见鬓丝新。

此身已老谁知己,旧业如今尽属邻。

归梦几回胶岭月,借耕十亩练塘春。

人生万事应难料,未信长年孺子贫。

(0)

题竹

林下萧然拔俗姿,难随花柳竞芳时。

秋深风雨邀谁听,岁晚冰霜只自知。

节带粉痕龙骨蜕,叶随清影凤毛披。

王猷去后高风远,世眼相看总未宜。

(0)

相如驷马桥

相如辞赋拟风骚,浪迹临邛逸气飘。

犊鼻岂应亲涤器,驷车直欲预题桥。

才名当世黄金重,志愿凌云碧汉遥。

富贵如何才满意,白头吟里恨偏饶。

(0)

送郑州同知

考绩上铨衡,三年喜政成。

郡人多颂德,朝士半知名。

落日孤城远,秋风上马行。

遥知溱洧上,父老久相迎。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