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台阶五福昌,怜才多见进贤良。
诏编简册兴文教,宴锡蒲觞被宠光。
雅量容人皆感德,新诗对客即成章。
鮿生展拜嗟何晚,四海声名久播芳。
位列台阶五福昌,怜才多见进贤良。
诏编简册兴文教,宴锡蒲觞被宠光。
雅量容人皆感德,新诗对客即成章。
鮿生展拜嗟何晚,四海声名久播芳。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王绂在文渊阁下参与端午日赐宴的情景,展现了朝廷对于人才的重视与礼遇。诗中“位列台阶五福昌”开篇即以台阶象征地位,表达了对人才的推崇与国家繁荣的愿景。“怜才多见进贤良”则直接点明了朝廷对于人才的爱护与提拔。接下来,“诏编简册兴文教,宴锡蒲觞被宠光”,通过描述皇帝亲自编纂书籍、举行宴会并赐予酒杯的场景,展现了文教兴盛与君主对文化的重视。诗人进一步赞扬了在场人士的雅量与才华,以及他们对客人创作诗歌的能力。最后,“鮿生展拜嗟何晚,四海声名久播芳”两句,以鮿生(一种鱼)的比喻,感叹自己未能早些展现才华,但同时也赞美了在场人士的名声早已传遍四方。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明代社会对于文化教育的重视,也反映了宫廷内部对于人才的尊重与礼遇,以及文人之间的相互欣赏与敬重。
西北有高楼,缥缈齐紫清。
周栏十二折,飞鸾结丹楹。
上有弦歌女,充耳以黄瑛。
当窗弄白日,颜若苕之荣。
阳阿奋哀响,梁欐有遗声。
不惜厉清商,零霜飞园英。
谁为听之者,皎皎自知明。
幸承遗褋眷,同车以遐征。
天地收霸气,丘原馀閟宫。
野人相指示,旁有若堂封。
当时大耳儿,甚似隆准公。
夫岂忘故都,崎岖巴蜀中。
划然成三分,正尔阨两雄。
武侯抱遗恨,秦陇竟莫通。
独怜晋昌明,千载时始逢。
坐看五胡乱,萧条河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