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暑聊寻寺,追凉故绕池。
雨园鸠唤妇,风径燕将儿。
散篆萦帘额,留云暗井眉。
龙蛇动屋壁,知有长公诗。
畏暑聊寻寺,追凉故绕池。
雨园鸠唤妇,风径燕将儿。
散篆萦帘额,留云暗井眉。
龙蛇动屋壁,知有长公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同鲁直和普安院壁上苏公诗》。诗人以炎炎夏日为背景,表达了对清凉的向往。他漫步寺庙,寻找避暑之地,绕过池塘以求凉意。雨后的园子中,斑鸠呼唤伴侣,而风穿过小径,燕子忙着带雏飞翔。诗人注意到篆书文字在微风中飘散,仿佛帘额上的云烟,又见井边的云影,增添了禅意。屋壁上的龙蛇图案似乎在随风舞动,让人联想到苏东坡的诗才横溢。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景象和联想古人墨宝,展现了诗人对清幽文化的欣赏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