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代繁华说福州,满城兰若挂灯毬。
于今一盏长明火,胜事销沉几百秋。
前代繁华说福州,满城兰若挂灯毬。
于今一盏长明火,胜事销沉几百秋。
这首诗描绘了福州往昔的繁华景象,以及庙宇中举行祭祀活动的盛况。诗人通过“满城兰若挂灯毬”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福州城内寺庙众多,夜晚灯火辉煌的场景。接着,“于今一盏长明火,胜事销沉几百秋”两句,将时间的跨度拉长,暗示着这些辉煌与热闹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逝,但庙宇中的一盏长明灯火却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象征着不变的信仰与传承。
在接下来的诗中,标题“闽山庙里赛灵神水陆珍羞满案陈最爱鲜红盘上果荔枝如锦色犹新(其十四)”揭示了这是一首描述在闽山庙里举行的祭祀活动的诗。诗中的“水陆珍羞满案陈”描绘了祭桌上摆满了各种精美的食物,显示出祭祀的隆重与虔诚。“最爱鲜红盘上果荔枝如锦色犹新”则以荔枝作为例证,赞美其鲜艳的颜色和新鲜的状态,同时也暗喻了祭祀活动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福州的繁华与庙宇祭祀的文化传统,还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传承的尊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仪式感与神秘色彩的祭祀现场。
南梁北刘无昔人,后来更推蔡与陈。
钟溪既老德清病,纷纷馆阁推麒麟。
朱君少有临池癖,日闭萧斋抚古迹。
杀尽山中紫兔毫,洒残绝域金壶墨。
五十头颅鬓骚屑,染翰朝朝腕欲折。
骆驼桥西片纸出,人道风神似松雪。
吾乡书法溯二冯,翁张汪邵谁雌雄?
绝伦虽无羲献迹,古法未失钟胡风。
自从俗书逞姿熊,子弟家家学姚派。
瓣香祇识奉华亭,笔阵谁知求晋代。
君今僻居临水村,罗列金石娱朝昏。
红柿周围白板屋,绿天自裹铁叶门。
香姜古砚浮寒碧,浸入明漪涨云色。
欲知君书得力处,但看一池秋水黑。
只疑云欲飞,不知山势峭。
潇洒出清挺,孤立更娟妙。
银汉淬寒锋,锐利不可鞘。
划破漏天漏,娲皇补不到。
绝壑凝元阴,万古雪如缟。
自从天地开,日月光未照。
山鬼与木客,隐隐杂啼笑。
安得壁上行,绝顶访祠庙。
灌水入蚁穴,亦有芥渡升堂坳。
二州五县民,安能悬耒三载冲波涛。
河伯不仁风伯怒,终朝噫气欲拔树。
可怜树叶尽充粮,釜甑上屋舟入房。
房中白发翁与姥,恨非少壮能逃荒。
一沾皇仁泪如雨,那得货布成酒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