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匐岐山下,三呼已过时。
臧孙虽有后,伯道竟无儿。
自是终身痛,空留一县悲。
老人休雨泪,转面即逢伊。
匍匐岐山下,三呼已过时。
臧孙虽有后,伯道竟无儿。
自是终身痛,空留一县悲。
老人休雨泪,转面即逢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岐山下对着已故去世的虢县令犹子的墓地,感慨万分的情景。"匍匐岐山下,三呼已过时"表达了老人面对死亡亲人的悲痛和无奈,时间流逝,但哀思依旧。"臧孙虽有后,伯道竟无儿"暗示家谱断绝的忧虑与哀伤,不仅是个人之痛,也是家族延续的挫败。
"自是终身痛,空留一县悲"强调了这份哀思将伴随老人终生,并且这种悲伤不仅属于个人,更是整个县城共有的记忆。"老人休雨泪,转面即逢伊"则表现了老人的泪水如同春天的细雨般不断,转脸之间又触景生情,哀思无处不在。
整首诗通过对岐山之下老人哀悼的情景描写,传达了一种深切的个人悲痛和家族断绝的哀伤。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对血缘纽带的重视以及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
沧江浸长空,天使限南北。
繁阴属暮岁,波浪无时息。
烈风何轰豗,深木腾霹雳。
远吹湖中白,来蔽江南碧。
巉岩千峰玉,变化不可测。
恐是时向晚,鬼神任胸臆。
烛龙衔长耀,来集昆岭侧。
又疑吴王兵,如荼压上国。
勇气吞中原,晶光洞江北。
久望生悸慄,嗟我问津客。
横流岂难制,路险未可得。
吾道固当然,滔滔欲谁易。
朝廷功名次,晋国在第一。
受遗先皇帝,事与周召匹。
丹青烂勋伐,终始最密勿。
宗族宜甄庸,百世皆宠秋。
公孙非遐胄,何乃尚淹屈。
官名虽供奉,冗散真士卒。
努力习文华,家贫传清德。
翰飞终不高,好事见心骨。
人生系逢遇,进退岂定律。
古者如尔徒,万户自可必。
今者如尔徒,富贵亦未失。
主张有真宰,时态莽回聿。
咄嗟元功世,颇复困蓬荜。
吁彼山野人,奚由自奋出。
达人与道运,投迹系所逢。
在治信若凤,处幽固犹龙。
外物纷屡变,中扃豁兼容。
乃知云梦区,未足婴其胸。
明公蹈康济,兹世已陶镕。
优游就偃息,暇豫奏时雍。
高斋危舍字,数亩环崇墉。
虚轩便炎夏,奥室宜隆冬。
采真混出处,造适观羲农。
玩名肆独乐,怙势轻万钟。
越人起丹穴,子房去赤松。
材为用见循,道以世难从。
古事何昭昭,斯民积颙颙。
独应甘棠树,方使来者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