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根何太远,得地亦相宜。
土石生为偶,红香想自知。
风英将片片,雨实渐离离。
戍客思攀折,无何历处危。
托根何太远,得地亦相宜。
土石生为偶,红香想自知。
风英将片片,雨实渐离离。
戍客思攀折,无何历处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个人情感的寄托。"托根何太远,得地亦相宜"表达了诗人对于岩石生长环境的赞美之情,岩石在大自然中找到了适合其生长的地方,这既是对自然选择的认可,也隐含着诗人对于自己位置的思考。
"土石生为偶,红香想自知"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中事物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土石结合生成了岩花,不仅如此,还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不只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更像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暗示着一种自我认知与和谐统一。
"风英将片片,雨实渐离离"中,"风英"指的是被风吹散的花瓣,而"雨实"则是形容雨水滋润,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展示了岩花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生命力和美丽。
最后两句"戍客思攀折,无何历处危"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对于远方家园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戍客"指的是边塞的士兵或远行的旅人,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想要攀折一枝岩花以寄托自己的情感。而"无何历处危"则表达了一种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不安,以及在险恶环境中生存的艰辛。
这首诗通过对岩石与岩花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以及对生命境遇的深刻体验。
晚江浔,又轻烟染柳,新绿乍成阴。
古岸潮吞,荒垣烧入,弥望凄暗摧襟。
问归燕、几家旧垒,算去往、无恙只沙禽。
故郡风流,少年心事,梦也难寻。
还觅远村投宿,认儿童闹处,盲鼓愔愔。
落日摇金,寒波逝碧,空照衰鬓惊心。
对愁目、西山一逻,没孤鸿、天远恨沉沉。
倦倚风灯,乱时浊酒孤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