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陪皇甫大夫谒禹庙》
《陪皇甫大夫谒禹庙》全文
唐 / 严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竹使羞殷荐,松龛拜夏祠。

为鱼歌德后,舞羽降神时。

文卫瞻如在,精灵信有期。

夕阳陪醉止,塘上鸟咸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péihuángmiào
táng / yánwéi

zhú使shǐxiūyīnjiànsōngkānbàixià
wèihòujiàngshénshí

wénwèizhānzàijīnglíngxìnyǒu
yángpéizuìzhǐtángshàngniǎoxiánchí

注释
竹使:用竹子制作的祭祀用具,这里比喻为祭祀的使者。
羞殷荐:羞,进献;殷,深红色,形容祭品之丰盛;荐,祭祀时献上的祭品。
松龛:松木制成的小阁或神龛,用于放置神位或祭品。
夏祠:夏日举行的祭祀仪式。
为鱼歌德后:指祭祀中吟唱赞颂美德的歌曲之后,鱼儿似乎也感应到这份喜悦。
舞羽降神时:舞羽,舞蹈时手持的羽毛,象征神圣;降神,指神灵降临的时刻。
文卫:文士和卫士,可能指参与祭祀的文人和护卫。
瞻如在:看起来就像真的一样在场,形容气氛庄重如同古人亲临。
精灵:这里指被祭祀的神灵或祖先的灵魂。
信有期:相信灵魂会按期归来接受祭祀。
夕阳陪醉止:夕阳西下,陪伴着宴饮直至结束。
塘上鸟咸迟:池塘边的鸟儿也迟迟不飞走,似乎也被这氛围所吸引。
翻译
竹制的使者害羞地献上殷红的祭品,松木搭建的神龛前举行夏日的祭祀。
唱着赞歌之后鱼儿欢腾,羽毛舞动之时神灵降临。
文士与卫士仿佛仍在这里,灵魂确实有它固定的归期。
夕阳陪伴着宴饮结束,池塘上的鸟儿也迟迟未归。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严维的作品,名为《陪皇甫大夫谒禹庙》。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崇拜神灵的情感。

"竹使羞殷荐,松龛拜夏祠。" 这两句通过竹子和松树的形象来比喻诗人对于古圣先贤的敬仰之情。"殷荐"指的是竹叶间接织成的席子,而"夏祠"则是指祭祀夏禹(大禹)的庙宇,表明了对这位治水英雄的崇拜。

"为鱼歌德后,舞羽降神时。"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为鱼歌"可能是指在水边唱歌,而"舞羽降神"则隐含着一种祭祀或沟通神灵的仪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神的敬畏。

"文卫瞻如在,精灵信有期。" 这两句强调了对古代圣贤遗风的守护和对精神世界的期待。"文卫"可能指的是文化的防护,而"精灵"则是自然界中不可见的神秘力量。

"夕阳陪醉止,塘上鸟咸迟。"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静谧和缓慢的景象。诗人在夕阳的映照下停止了行走,而塘上的鸟儿也似乎在享受这宁静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尊崇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作者介绍
严维

严维
朝代:唐   字:正文   籍贯:越州(今绍兴)   生辰:742—756

严维(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绍兴)人。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唐玄宗天宝(742—756)中,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 
猜你喜欢

寿陈运干

节过中和日有三,台星一点下江南。

因仍睿算疏恩宠,多少春风在笑谈。

颂祝椒花随以柏,恩袍欺草绿于蓝。

儿孙更祝无穷寿,齐指庄椿愿与参。

(0)

立春帖子·其三太上皇帝阁

俗阜登台乐,农祥击壤谣。

何人知帝力,尔极听垂髫。

(0)

本觉长老祖宏为老兄弟写真求赞次七兄韵

幅巾短褐雁行秋,不照青铜不倚楼。

今耄昔童无异性,世间寒暑任迁流。

(0)

晨起

闭门不与俗人交,玄晏春秋日日抄。

清晓偶然随鹤出,野风吹折白樱桃。

(0)

南华阳洞

稽首游名山,驾言入华阳。

南洞极秘怪,松草泉水香。

曲几妙隶画,残碣刊灵章。

俛首试一窥,冷风袭绡裳。

守庵敬爱客,暖我紫朮汤。

遗我鹅眼钱,云是洞所藏。

往有寻幽徒,入见黄金墙。

侈心或已起,几受奇鬼戕。

身傥获会遇,敢恨飞蓬霜。

更丐一片土,小筑安闲房。

朝披神芝图,暮试䭀饭方。

(0)

既离洞霄遇雨却寄道友

凡骨何堪得再行,渴心犹要谒通明。

惊闻竹树连山雨,疑有风雷㩧地声。

鹿啖黄精知岁久,人逢青箬便神清。

重来只要斋盂饭,副以常堂枸杞羹。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