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不杀文丞相,君义臣忠两得之。
义似汉皇封齿日,忠于蜀将斫颜时。
乾坤日月华夷见,海岭风霜草木知。
只恐史官编不尽,老夫和泪写新诗。
大元不杀文丞相,君义臣忠两得之。
义似汉皇封齿日,忠于蜀将斫颜时。
乾坤日月华夷见,海岭风霜草木知。
只恐史官编不尽,老夫和泪写新诗。
这首元代诗人徐世隆所作的《挽文丞相》诗,通过对文天祥的赞誉,展现了对这位忠义之士的深切缅怀与敬仰。
首联“大元不杀文丞相,君义臣忠两得之”,开篇即点明了文天祥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他不仅得到了元朝的尊重,更体现了君臣之间的义与忠。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文天祥人格的高尚与独特。
颔联“义似汉皇封齿日,忠于蜀将斫颜时”,进一步以历史典故来比喻文天祥的义行与忠诚。这里将文天祥比作汉皇封齿的豪迈与蜀将斫颜的坚定,形象地描绘了他在国家危难之际,坚守道义、忠诚不渝的形象。
颈联“乾坤日月华夷见,海岭风霜草木知”,则从更广阔的视角赞美文天祥的影响与精神力量。这句话意味着他的义举与忠诚,如同日月一般照耀着四海之内,无论是在繁华之地还是边远山岭,无论是风霜严寒还是草木之间,都能感受到他的精神光辉。
尾联“只恐史官编不尽,老夫和泪写新诗”,表达了对文天祥事迹难以完全记录的感慨,以及诗人自己对文天祥的深深敬意。诗人自谦为“老夫”,却以“和泪”写出新诗,充分展现了对文天祥的深情厚谊与高度评价。
综上所述,《挽文丞相》一诗通过对文天祥的赞美,不仅颂扬了他的义行与忠诚,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深刻影响的思考,以及对后人传承这种精神的期待。
八月晦日雷怒号,大雨如注风萧骚。
捷如鬼神撼山岳,涌若江海翻波涛。
屋茅平卷一重去,河水忽涨三尺高。
惊鸿翅湿飞不起,散乱中泽呼其曹。
云龙有意洗兵甲,下与苍生舒郁陶。
浮云收敛赤日见,天宇廓远无纤毫。
岁年不逢亦偶尔,吾将种麦耕东皋。
六经辅世不可彻,照耀今古如日月。
前圣后圣语合符,历历尽为忠孝发。
野堂太守来甬东,下车德泽春融融。
抚民馀暇出家乘,累叶爵位犹尊崇。
先翁昔长玉堂署,为德端重心谦冲。
露香百拜己母疾,让爵同产情相钟。
彤庭褒锡表宅里,双楹玉篆悬穹窿。
大君有命治怀庆,至今父老歌勋庸。
尊崇不缘戚里贵,忠孝自与天人通。
中朝阁老更赞咏,墨云挥洒飞蛇龙。
雄文大笔续前代,玉光下烛披长虹。
亲亲敬长在一已,能使天下皆同风。
公承世泽将雨露,尽洗海国尘埃蒙。
民风丕变气苏息,温言恻恻苏疲癃。
老农家居五云表,引领东望思帡幪。
愿言不日秉旄钺,七州均入甄陶中。
上为天子宣德意,下慰祖考于无穷。
诗人作歌颂不朽,丰碑百尺看磨砻。
《题庆元路太守雍吉刺氏传家录卷》【元·岑安卿】六经辅世不可彻,照耀今古如日月。前圣后圣语合符,历历尽为忠孝发。野堂太守来甬东,下车德泽春融融。抚民馀暇出家乘,累叶爵位犹尊崇。先翁昔长玉堂署,为德端重心谦冲。露香百拜己母疾,让爵同产情相钟。彤庭褒锡表宅里,双楹玉篆悬穹窿。大君有命治怀庆,至今父老歌勋庸。尊崇不缘戚里贵,忠孝自与天人通。中朝阁老更赞咏,墨云挥洒飞蛇龙。雄文大笔续前代,玉光下烛披长虹。亲亲敬长在一已,能使天下皆同风。公承世泽将雨露,尽洗海国尘埃蒙。民风丕变气苏息,温言恻恻苏疲癃。老农家居五云表,引领东望思帡幪。愿言不日秉旄钺,七州均入甄陶中。上为天子宣德意,下慰祖考于无穷。诗人作歌颂不朽,丰碑百尺看磨砻。
https://shici.929r.com/shici/jaRpi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