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庭诲雨后》
《和庭诲雨后》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小霁卧观书,凉轩夏簟舒。

天青印鸟迹,云黑卷犀渠。

新月来高树,清风转广除。

雨师真解事,一为洗空虚。

(0)
翻译
雨后小憩读书,凉爽的书房里竹席舒展。
蓝天上鸟儿留下的痕迹像青色的印记,乌云翻滚如同卷起的犀牛角状的云堤。
明亮的新月从高高的树梢升起,清风在广阔的庭院中吹拂。
雨神真是善解人意,它带来一场雨,洗净了天空的空虚和尘埃。
注释
小霁:雨后。
卧观书:小憩读书。
凉轩:凉爽的书房。
夏簟:竹席。
天青:蓝天。
印鸟迹:鸟儿留下的痕迹。
云黑:乌云。
犀渠:犀牛角状的云堤。
新月:明亮的新月。
高树:高高的树梢。
广除:广阔的庭院。
雨师:雨神。
解事:善解人意。
洗空虚:洗净天空的空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和庭诲雨后》,描绘了雨后小憩读书的闲适场景。"小霁卧观书",诗人趁着雨过天晴的间隙,躺在凉爽的轩中阅读,显得心境宁静。"凉轩夏簟舒",夏日的竹席因凉意而显得格外舒适。

接下来的两句"天青印鸟迹,云黑卷犀渠",通过描绘天空中鸟儿飞过的痕迹和乌云翻滚的景象,展现了雨后的清新与活力。"新月来高树,清风转广除",新月挂上树梢,清风拂过庭院,营造出宁静而宜人的夜晚气氛。

最后,诗人以"雨师真解事,一为洗空虚"作结,对雨后的洁净和空灵氛围表达了赞美,认为这场雨仿佛是自然的调停者,洗净了心中的空虚和尘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体现了黄庭坚清新脱俗的诗风。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和府公观刘团练宝刀诗

吾宗宝刀清如水,东夷昔时献天子。

孤光昼射沧海寒,杀声夜吼蛟龙起。

上为镣琫下珧珌,粲如珠玑耀朝日。

制度还存三代风,精神未是尘中物。

秘藏武库人莫窥,外家将军独得之。

四方升平竟未试,流落功名翻可悲。

时无薛烛谁赏异,庙堂宗工诗绝世。

丈夫要取万里侯,肯令神兵负诗意。

(0)

题浙西新学

文翁昔时理蜀土,能令蜀人似邹鲁。

范公今者镇江东,亦云教化似文翁。

文翁范公本同志,蜀人吴人有殊异。

蜀人之先自鱼凫,不闻道德能过吴。

吴前泰伯后季札,礼让继为天下师。

迄今遗风未全灭,得逢贤侯益昭晰。

本之旧俗已相百,况乃磨砻皆俊杰。

当时文翁化蜀者,独有扬雄及司马。

后生可畏不可诬,安知不在吴公下。

吴人于今歌且仰,我公去矣安所仿。

愿公上佐天王明,姬文孔术从兹行。

(0)

赠文显

古来画工著名者,吴氏鬼神韩氏马。

鬼神既伪不足称,狗马空难亦多假。

显师幼年独写人,至今精绝疑有神。

洒毫便觉面如面,后素倏讶身观身。

高冠长剑天子侧,他时金声复玉色。

师皆对之槃礴裸,众谓十常八九得。

诸公固为廊庙贤,麒麟未画宜私传。

一邱一壑吾亦可,烦仗丹青无间然。

(0)

赠才元学士

待诏先生穷巷居,箪瓢屡空方晏如。

自操井臼秣羸马,却整衣冠迎赐书。

王人驻车久叹息,天子闻知动颜色。

饱死曾不及侏儒,牧民会肯输筋力。

诏书朝出蓬莱宫,绣衣还乡由上衷。

君今已作二千石,亦复将为第五公。

(0)

送梁山军徐秘丞

鷾鸸一何智,俯仰人间游。

落实不给视,去之畏少留。

高贤在天下,富贵如云浮。

得失不概怀,损益宁所忧。

若人古巳亡,今复得徐侯。

词科二十载,朝籍方见收。

四海厌名声,庙堂多辈俦。

后时不自失,观化君悠悠。

入辞未央廷,远牧荒山陬。

去矣成独往,岂嫌时俗羞。

(0)

寄深甫

往卜颍上居,徒爱颍上人。

巢由节并世,管鲍必相亲。

而我与夫子,阡陌东西邻。

正可白首游,岂计中道分。

人生莫自必,一别俄六春。

入践西掖垣,出乘两朱轮。

佐时乏明略,来往徒纷纷。

上愧洗耳翁,下惭图霸臣。

念欲投劾去,结茅复从君。

摅我宿昔意,寄声谢水滨。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