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府公观刘团练宝刀诗》
《和府公观刘团练宝刀诗》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古风

吾宗宝刀清如水,东夷昔时献天子。

孤光昼射沧海寒,杀声夜吼蛟龙起。

上为镣琫下珧珌,粲如珠玑耀朝日。

制度还存三代风,精神未是尘中物。

秘藏武库人莫窥,外家将军独得之。

四方升平竟未试,流落功名翻可悲。

时无薛烛谁赏异,庙堂宗工诗绝世。

丈夫要取万里侯,肯令神兵负诗意。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名为《和府公观刘团练宝刀诗》。诗中描绘了一把宝刀的非凡之处,不仅在材质上精良无比,其历史背景与象征意义也颇为丰富。

首先,诗人以“吾宗宝刀清如水”开篇,将宝刀比作清澈的水,暗示其质地纯净,锋利无比。接着,“东夷昔时献天子”一句,点明了宝刀的来历,它曾作为珍贵礼物被东方的民族献给帝王,彰显了其非凡的地位与价值。

“孤光昼射沧海寒,杀声夜吼蛟龙起”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宝刀在日间与夜晚的不同景象。白天,宝刀的光芒照耀着深邃的海洋,带来一丝寒意;夜晚,则能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仿佛唤醒了沉睡的蛟龙。这些描写不仅突出了宝刀的锋利与威力,也赋予了它一种神秘而威严的气息。

“上为镣琫下珧珌,粲如珠玑耀朝日”则进一步赞美了宝刀的外观设计,将其比作璀璨的珍珠,在朝阳下熠熠生辉。这不仅体现了宝刀的工艺精湛,也暗示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

“制度还存三代风,精神未是尘中物”两句,表达了对宝刀背后文化传承的敬仰。宝刀的设计风格保留了古代文明的精髓,其精神内涵也不容小觑,不是凡尘之物所能比拟的。

接下来,诗人提到宝刀被秘藏于武库之中,鲜为人知,但外家将军却有幸得此宝物。然而,在天下太平之时,宝刀未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与试炼,不免令人感到惋惜。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最后,“时无薛烛谁赏异,庙堂宗工诗绝世”两句,表达了对宝刀独特魅力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暗示了缺少真正懂得宝刀价值的人。而“丈夫要取万里侯,肯令神兵负诗意”则是诗人对宝刀主人的期待与鼓励,希望他能够像真正的英雄一样,利用手中的神兵,实现自己的抱负与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宝刀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宝刀的非凡之处,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英雄主义以及个人抱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伯阳新辟斗室有诗见示用韵奉和·其二

閒居植兰芷,绕屋似沅江。

香露浮侵席,光风动满窗。

调琴元少并,摛赋更无双。

来此皆心醉,何须倒玉缸。

(0)

赠澹庵杨公展墓诗·其一

东风吹大河,河水日夜流。

严装逝将归,祖送河上头。

故乡六千里,迢遥望荆州。

违别岁年远,耿耿桑梓忧。

恭承当宁命,去去无淹留。

焉知同袍者,临分意绸缪。

(0)

玄默斋诗

至道本无为,达人识其原。

静居玩群化,通复皆自然。

物理谐妙契,缅邈适大观。

怀中老聃书,置之已忘言。

冲澹颐性灵,寂寞卧云山。

松柏荫庭外,众卉罗松边。

聊以验气序,随时乐吾天。

余始识其人,翩翩复高骞。

何当往从之,俱游象帝先。

(0)

王孟安笔花轩·其三

当代中书海内传,尚论勋业不论钱。

赠公凭写天人策,肯逐扬雄浪草玄。

(0)

送彝训兼问讯子勤·其三

故人为郡端溪上,前月书来叹索居。

同是贞元旧供奉,因君更问近何如。

(0)

正月廿九日戏简仲熙庶子三绝句时邹徙舍城东·其三

正月已终将二月,城中咫尺见还难。

金门朝籍皆先送,独遣同寮待长官。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