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当年愿力雄,万山深处露神功。
诸天环向尖皆合,一柱孤撑建正中。
胜压鳌峰仙锁钥,光摇鹫岭玉芙蓉。
峰头王母如相过,长剑崆峒此又逢。
阿育当年愿力雄,万山深处露神功。
诸天环向尖皆合,一柱孤撑建正中。
胜压鳌峰仙锁钥,光摇鹫岭玉芙蓉。
峰头王母如相过,长剑崆峒此又逢。
这首明代诗人徐宏祖的《鸡山十景·浮屠绾胜两首之一(其十)》描绘了一幅壮观而神秘的景象。首句“阿育当年愿力雄”暗指佛力强大,以佛教传说中的阿育王为喻,展现了一种深厚的信仰与决心。接下来的“万山深处露神功”则强调了浮屠(佛塔)在崇山峻岭中的显赫地位,象征着佛法无边。
“诸天环向尖皆合,一柱孤撑建正中”运用了对仗工整的修辞,描述了佛塔如同天地间的支柱,周围群山环绕,塔尖直插云霄,形成一种中心稳定、威严庄重的格局。接下来,“胜压鳌峰仙锁钥,光摇鹫岭玉芙蓉”进一步描绘了佛塔的崇高地位,比肩于神话中的鳌峰和仙境,光芒四射,犹如玉芙蓉般璀璨。
最后一句“峰头王母如相过,长剑崆峒此又逢”,借王母来访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鸡山佛塔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寓含着自己在游历中再次遇见类似崆峒剑仙般的超凡体验。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鸡山浮屠的壮丽景象及其在作者心中的神圣地位。
乡邑推名教,先生属典刑。
道承前烈矩,学殖后昆型。
立志希濂洛,研精续考亭。
源倾趋峡水,色焕丽天星。
宠召辞丹陛,休归掩素扃。
罢吟司马赋,闲授伏生经。
来者崇师说,闻之慕德馨。
科场三较艺,彝鼎累徵铭。
钩赜仍忘倦,张皇亦靡停。
渥殊遭圣代,福侑享遐龄。
会侍春风座,常陪暮雪庭。
徒勤瞻北斗,未获徙南溟。
晚辱招呼数,时欣候问宁。
直期姻好在,讵意考终丁。
和气奚由接,嘉言岂复聆。
芝兰空雨露,桃李自郊坰。
遗帙栖芸閤,残诗寄纸屏。
居人悲哽咽,过客走伶俜。
行不亏家乘,名应托汗青。
心丧古有制,援笔涕交零。
《挽海桑陈先生》【明·梁兰】乡邑推名教,先生属典刑。道承前烈矩,学殖后昆型。立志希濂洛,研精续考亭。源倾趋峡水,色焕丽天星。宠召辞丹陛,休归掩素扃。罢吟司马赋,闲授伏生经。来者崇师说,闻之慕德馨。科场三较艺,彝鼎累徵铭。钩赜仍忘倦,张皇亦靡停。渥殊遭圣代,福侑享遐龄。会侍春风座,常陪暮雪庭。徒勤瞻北斗,未获徙南溟。晚辱招呼数,时欣候问宁。直期姻好在,讵意考终丁。和气奚由接,嘉言岂复聆。芝兰空雨露,桃李自郊坰。遗帙栖芸閤,残诗寄纸屏。居人悲哽咽,过客走伶俜。行不亏家乘,名应托汗青。心丧古有制,援笔涕交零。
https://shici.929r.com/shici/t5LjKvb.html
陈梁类朱陈,姻谱世相联。
兴替固靡常,瓜瓞仍绵绵。
君年未志学,尊翁相弃捐。
是时丧乱馀,兼以饥馑连。
赀业悉破荡,骨肉俱不全。
有母暨弱弟,败屋八九椽。
自知读父书,寒饥理残编。
闭门瓮牖下,积勤逾十年。
圣朝盛文治,学校在所先。
君以科第家,备此弟子员。
先生大惊讶,府尹深爱怜。
道学愈切磋,文词益精研。
洪武十七载,诏书兴群贤。
君行应乡贡,经义试七篇。
末场策五道,剖析如河悬。
誇多置后列,有司殆不偏。
君谓非取荣,兹事吾青毡。
明当赴春官,沥胆陈陛前。
亲交饯行迈,笾豆秩初筵。
酒酣各赠言,珠玉挥青笺。
上堂拜慈母,綵服何翩翩。
有弟奉甘旨,离恨毋足牵。
君家世显宦,朱紫相摩肩。
推官曾太父,忠厚乡邑传。
谓君必抗宗,果若数计然。
才器既匪凡,志操亦甚坚。
任职无崇卑,所贵不愧天。
思罔坠厥绪,夙夜尚慎旃。
吾妻乃令姊,于弟友爱专。
小儿为君甥,庸愚赖陶甄。
余以奇蹇中,务农居园田。
苟或荣高足,吾子先著鞭。
相期更远大,能不罄所宣。
《赠别姻弟陈仲述》【明·梁兰】陈梁类朱陈,姻谱世相联。兴替固靡常,瓜瓞仍绵绵。君年未志学,尊翁相弃捐。是时丧乱馀,兼以饥馑连。赀业悉破荡,骨肉俱不全。有母暨弱弟,败屋八九椽。自知读父书,寒饥理残编。闭门瓮牖下,积勤逾十年。圣朝盛文治,学校在所先。君以科第家,备此弟子员。先生大惊讶,府尹深爱怜。道学愈切磋,文词益精研。洪武十七载,诏书兴群贤。君行应乡贡,经义试七篇。末场策五道,剖析如河悬。誇多置后列,有司殆不偏。君谓非取荣,兹事吾青毡。明当赴春官,沥胆陈陛前。亲交饯行迈,笾豆秩初筵。酒酣各赠言,珠玉挥青笺。上堂拜慈母,綵服何翩翩。有弟奉甘旨,离恨毋足牵。君家世显宦,朱紫相摩肩。推官曾太父,忠厚乡邑传。谓君必抗宗,果若数计然。才器既匪凡,志操亦甚坚。任职无崇卑,所贵不愧天。思罔坠厥绪,夙夜尚慎旃。吾妻乃令姊,于弟友爱专。小儿为君甥,庸愚赖陶甄。余以奇蹇中,务农居园田。苟或荣高足,吾子先著鞭。相期更远大,能不罄所宣。
https://shici.929r.com/shici/U9tUXA8Ur.html
翙彼丹凤雏,嬛嬛随母飞。
朝阳丽崇冈,爰止梧桐枝。
六翮日以长,五采光陆离。
高翔拟千仞,凌风顾徘徊。
竹实谅可食,岂不慰子饥。
但以去母远,啾啾鸣声悲。
誓将垂鸿猷,策名及清时。
俯视枳棘中,相去如云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