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竹风谈法要,无人竹影又斜阳。
他时若有相应者,莫负开轩人姓黄。
尽日竹风谈法要,无人竹影又斜阳。
他时若有相应者,莫负开轩人姓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题醒心轩》,通过对竹林中独自谈论佛法的场景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尽日竹风谈法要"一句,表现了诗人沉浸在佛法研讨中的专注与投入,整日与竹林相伴,感受自然与禅理的交融。"无人竹影又斜阳"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和时光的流逝,夕阳西下,只有竹影与诗人相伴,更显孤独而富有哲理。
最后两句"他时若有相应者,莫负开轩人姓黄",诗人寓言性地表达了期待有志同道合的人能理解并传承他的精神,"开轩人"即指自己,"姓黄"则是自我标识,同时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和期许。整首诗以景寓情,体现了黄庭坚的禅意人生观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重九共游娱,秋光景气殊。
他时头似雪,还对插茱萸。
不知鸥与鹤,天畔弄晴晖。
背日分明见,临川相映微。
净中云一点,回处雪孤飞。
正好南枝住,翩翩何所归。
琳馆清标,琼台丽质,何年天上飞来。
扬州暂倚,后土为深栽。
独立乾坤一树,春风占、万朵齐开。
天然巧,蕊珠圆簇,玉瓣轻裁。
见一花九朵,类玲珑玉斝,错落琼杯。
得满盛香露,洗荡尘埃。
是真元孕育,有仙风道骨,岂是凡胎。
问真宰,难留下土,携而上蓬莱。
官称汉独坐,身是鲁诸生。
绝域通王制,穷天向水程。
岛中分万象,日处转双旌。
气积鱼龙窟,涛翻水浪声。
路长经岁去,海尽向山行。
复道殊方礼,人瞻汉使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