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鸥与鹤,天畔弄晴晖。
背日分明见,临川相映微。
净中云一点,回处雪孤飞。
正好南枝住,翩翩何所归。
不知鸥与鹤,天畔弄晴晖。
背日分明见,临川相映微。
净中云一点,回处雪孤飞。
正好南枝住,翩翩何所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鸥鹤、晴晖、背日分明等意象,将白鸟与天空、山川相互映衬,展现了它自由翱翔的姿态。
“不知鸥与鹤”一句,以问代答,既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自然景观的赞美,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天畔弄晴晖"则描绘了一幅天边云彩嬉戏的画面,给人以淡雅纯净之感。
“背日分明见”和“临川相映微”两句中,背对着阳光,白鸟的身影变得清晰可辨,与河川两岸的倒影交相辉映,创造了一种动静结合、阴阳互补的美感。
"净中云一点,回处雪孤飞"一句,以“点”和“孤”字眼,突出了白鸟在洁净天空中的独特存在,以及它与飘落雪花间的一种孤独而自由的境界。
最后,“正好南枝住,翩翩何所归”则表达了诗人对白鸟选择栖息之地的赞许,同时也暗含着对那份自由和纯净生活状态的向往。"翩翩"一词,更添了一种轻盈自如的韵味。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通过对白鸟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自由生长的赞美和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绝塞得生还,修髯惊半白。
当年骢马声,道路犹藉藉。
初逢廿四桥,飞觞弄秋月。
重晤苴兰城,裁绡画奇石。
堆垛硬于冰,嫣润柔无骨。
气势欲飞翔,风烟恍出没。
米颠首必稽,李广弓思射。
捣鍊可补天,煮餐或拔宅。
临池饶媚姿,得句果秀发。
自君返白门,屈指岁一隔。
从来旷达人,只抱林泉癖。
倡和况元方,足以乐晨夕。
为予道相思,穷愁今更剧。
河梁与子一携手,云在高天雁横斗。
空江日落无素书,千里风尘隔杯酒。
忆昔避兵秦溪傍,渔舟八口同仓黄。
荒山橡栗饥戴釜,淫雨泥涂足裹创。
我家兄弟半存亡,枯鱼泪尽天茫茫。
来病君子忧高堂,襆被翻然归故乡。
欲留不留怅吾子,欲别不别临岐语。
踯躅悲歌《惜晤》篇,六年江海各烽烟。
渔人桃花隔蛮洞,蜀帝炎荒叫杜鹃。
钟山伐遍孝陵柏,史本窜尽思宗编。
君卧朴巢长却扫,搜诗自订三唐藁。
义熙处士一陶潜,同谷哀歌唯杜老。
我行度岭虔台去,肠断先臣尽忠处。
介推绵上只馀灰,徐孺南州少遗絮。
天涯踪迹断浮萍,匿影枯桑息倦翎。
忽枉故人双鲤讯,挑灯字照三秋萤。
君今四十能高举,羡尔鸿妻佐舂杵。
为兄事亲之日长,有母此身未敢许。
松乔堂上双扶苏,不受秦官五大夫。
春风药栏雪寒牖,羡君乐事无不有。
沉酣千日乱离年,花月七言文字友。
鄙人东海望清光,目送南鸿一搔首。
尺书为我报相思,遥折梅花向君寿。
《寄如皋冒辟疆》【明·彭孙贻】河梁与子一携手,云在高天雁横斗。空江日落无素书,千里风尘隔杯酒。忆昔避兵秦溪傍,渔舟八口同仓黄。荒山橡栗饥戴釜,淫雨泥涂足裹创。我家兄弟半存亡,枯鱼泪尽天茫茫。来病君子忧高堂,襆被翻然归故乡。欲留不留怅吾子,欲别不别临岐语。踯躅悲歌《惜晤》篇,六年江海各烽烟。渔人桃花隔蛮洞,蜀帝炎荒叫杜鹃。钟山伐遍孝陵柏,史本窜尽思宗编。君卧朴巢长却扫,搜诗自订三唐藁。义熙处士一陶潜,同谷哀歌唯杜老。我行度岭虔台去,肠断先臣尽忠处。介推绵上只馀灰,徐孺南州少遗絮。天涯踪迹断浮萍,匿影枯桑息倦翎。忽枉故人双鲤讯,挑灯字照三秋萤。君今四十能高举,羡尔鸿妻佐舂杵。为兄事亲之日长,有母此身未敢许。松乔堂上双扶苏,不受秦官五大夫。春风药栏雪寒牖,羡君乐事无不有。沉酣千日乱离年,花月七言文字友。鄙人东海望清光,目送南鸿一搔首。尺书为我报相思,遥折梅花向君寿。
https://shici.929r.com/shici/DJJk4t3Tu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