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瑛上人住洞林》
《赠瑛上人住洞林》全文
元 / 袁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托钵千岩里,松花冻未开。

哀猿依讲席,饥鸟下生台。

潭影留云定,钟声送月回。

山中太古雪,为寄一瓢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yīngshàngrénzhùdònglín
yuán / yuánjué

tuōqiānyánsōnghuādòngwèikāi

āiyuánjiǎngniǎoxiàshēngtái

tányǐngliúyúndìngzhōngshēngsòngyuèhuí

shānzhōngtàixuěwèipiáolái

鉴赏

这首元代袁桷的《赠瑛上人住洞林》描绘了一幅深山隐居的画面。首句“托钵千岩里”展现了瑛上人在崇山峻岭中托着乞食的木钵行脚,生活简朴而虔诚。次句“松花冻未开”则点明时值冬日,松树上的花还未绽放,环境清冷。

第三句“哀猿依讲席”通过哀鸣的猿猴,寓言了上人修行生活的孤寂与刻苦,同时也暗示出佛法的深远影响。第四句“饥鸟下生台”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生态,饥饿的飞鸟寻找食物,也反映出上人的慈悲心肠。

第五、六句“潭影留云定,钟声送月回”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潭水倒映着云彩,静谧而祥和,而钟声随月色回荡,增添了禅意与宁静。最后两句“山中太古雪,为寄一瓢来”,表达了诗人对上人超凡脱俗生活的敬仰,希望也能分享到那份远离尘世的清冷与纯净,以一瓢雪水象征着精神上的交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禅意的语言,赞美了瑛上人在深山洞林中的修行生活,体现了作者对超然物外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袁桷
朝代:元   字:伯长   号:清容居士   籍贯:庆元路鄞县   生辰:1266—1327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猜你喜欢

复次韵寄子我四首·其二

何须晚嫁独伤卢,云母无媒自纳模。

虹断美人情不竞,雨回神女分还疏。

敢同孙寿巧为态,颇称江淹懒著书。

叹息火笼俱丽质,当年风韵本何如。

(0)

始到无极作

徂岁若飞羽,去矣不可招。

谅积寒暑多,我发觉翛翛。

是身一枯木,引忧自焚烧。

河山再游宦,乡国梦魂劳。

友朋不敢思,得意在本朝。

弟妹天一方,披衣泣中宵。

介拙取如此,罪侮肯相饶。

眷言此邦人,不与我逍遥。

五日无羊俎,十日无鱼庖。

懒我蔬菜惯,妻儿嗔呶呶。

亦有寝食地,肘申瓦叹摇。

政自不容膝,如彼风后巢。

当此仲夏时,何以谢炎歊。

前闻严君平,气和生凉飙。

但恐此语欺,古道久可嘲。

平生鄙潘岳,怀县复郁陶。

靖节真吾师,一去何超超。

终期不自堕,赋诗畔牢骚。

(0)

自乐·其一

避地悠悠处处居,何妨涕泪作欢娱。

碾茶势软春心静,捣药香多病意除。

梦寐未尝忘仗卫,儿童犹不恋江湖。

心期归计嵩箕近,只恐风尘尚畏途。

(0)

蒙用诸人韵赋诗见贻复用韵谢之·其一

昔人何事爱吾庐,燕雀鸾凰不并居。

乡社鸣琴欣日永,宦游退鹢恨风初。

迷楼赋罢梦何处,双扇诗成泪不疏。

莫问今朝多白发,年时曾奏万言书。

(0)

感事

短发犹思沐,修途颇梦归。

不惭为吏拙,但恨读书非。

陇上健儿戍,渔阳突骑围。

谁能图战阵,枉是著朝衣。

(0)

见诸公唱和暮春诗轴次韵作九首·其二

那识春将暮,山头踯躅红。

潮生芳草远,鸟灭夕阳空。

乌贼家家饭,槽船面面风。

三吴穷海地,客恨极难穷。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