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隐多留誉,花残乍语违。
慈空县棒在,廉得荐书归。
好是家声著,贤如柱史稀。
清时衡尺定,著意称传衣。
梅隐多留誉,花残乍语违。
慈空县棒在,廉得荐书归。
好是家声著,贤如柱史稀。
清时衡尺定,著意称传衣。
这首诗《别黄尉》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品德与才能的高度赞扬。
首联“梅隐多留誉,花残乍语违”以梅花隐喻友人,梅花虽美却常隐于林中,不求人知,其品质高洁。然而,当花凋零之时,却仿佛在诉说着违背初衷的话语,暗含对友人命运或处境的关切与忧虑。
颔联“慈空县棒在,廉得荐书归”则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的形象。慈空县棒在,可能是指友人在地方官府任职,手中握有权力,但廉洁自律,不会滥用职权。廉得荐书归,则表明友人凭借自己的清廉和才华,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得以返回京城或更高职位,体现了其德才兼备。
颈联“好是家声著,贤如柱史稀”赞美友人不仅个人品行高尚,且家族声名远播,如同柱史一般罕见。柱史在古代指的是负责记录国家大事的官员,此处比喻友人不仅个人优秀,其家族也出类拔萃,非常难得。
尾联“清时衡尺定,著意称传衣”表达了在清明的时代背景下,友人的才能和品德得到了公正的评价和认可,人们会铭记并传颂他的事迹。著意称传衣,意味着友人的名声将被后世传扬,如同衣服上的印记,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品格、才能及社会地位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美好前程的祝愿。
贡以土作,法奠于禹。篚纩与丝,青兖暨豫。
制有常经,无斯焉取。世降土蹙,德不远柔。
或九州赋,萃于一州。贸无为有,薄人于尤。
维皇启运,蠲我疾苦。视青兖豫,不物而估。
上便下安,踵以为故。虺蜮肆欺,矇人瞭己。
几创茧丝,涂我赤子。我侯曰嘻,害无我始。
蕴隆挥汗,义动省闱。万钧回斡,民以恬熙。
匪人实难,孰心疲羸。维此陋邦,桑稀田瘠。
苟重以此,其何能息。自今寸缕,皆服侯德。
弭蝗固德,今兹之康。此而非侯,篚贡是常。
吏因以蝗,厥祸弥长。
天上人家,醉王母、蟠桃春色。
被午夜、漏声催箭,晓光侵阙。
花覆千官鸾阁外,香浮九鼎龙楼侧。
恨黑风、吹雨湿霓裳,歌声歇。人去后,书应绝。
肠断处,心难说。更那堪杜宇,满山啼血。
事去空流东汴水,愁来不见西湖月。
有谁知、海上泣蝉娟,菱花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