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灵岩和韵三首·其三》
《游灵岩和韵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李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萧然陈迹寄林坰,千古谁分伪与真。

惟有离宫歌舞地,遗簪坠珥付耕人。

(0)
翻译
萧瑟的遗迹寄托在野外,千百年来无人分辨虚伪与真实。
只有那昔日的皇家宫殿和歌舞场所,遗留的首饰耳环被农夫捡拾。
注释
萧然:形容冷落、寂寞的样子。
陈迹:旧时的遗迹。
林坰:郊野,乡村。
伪与真:虚假与真实。
离宫:古代指皇帝出巡或退居的宫殿。
歌舞地:指宫廷中举行宴会和娱乐的地方。
遗簪坠珥:遗失的发簪和耳环,代指贵重物品。
耕人:农夫。
鉴赏

这段诗是宋代诗人李壁的作品,名为《游灵岩和韵三首(其三)》。在这短暂而深邃的四句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历史真伪的沉思,以及对于过往繁华与现实残缺之间关系的感慨。

“萧然陈迹寄林坠”,这里“萧然”一词传递出一种清幽而寂静的氛围,“陈迹”则指历史遗留下的痕迹,可能是古代宫殿、庙宇或其他遗址,而“寄林坠”意味着这些遗迹被自然环境所包围和占据。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时间流逝后的荒凉景象。

“千古谁分伪与真”,这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事件和人物都被时光所掩盖,而区分真伪变得困难。诗人似乎在追问,在千年之后,我们怎样才能辨别出历史中的真相与虚假。

“惟有离宫歌舞地”,这句转向了对过往繁华的回忆。“离宫”指的是废弃或被遗忘的皇家宫殿,而“歌舞地”则是过去娱乐活动的场所。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唤起了读者对于往昔盛世的想象。

最后,“遗簪坠珥付耕人”,这里“遗簪坠珥”形容的是古代贵族妇女首饰等物品随时间流逝而散落,而“付耕人”则是将这些遗留之物交给了田间劳作的农人。这不仅描绘了一种由繁华转向平凡的景象,也反映出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更替。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深邃的哲思以及对自然与历史的精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历史真伪以及物是人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壁

李壁
朝代:宋   字:季章   号:石林   籍贯: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生辰:一说1159年

李壁,《宋史》写作李璧,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生于公元1157年(一说1159年),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猜你喜欢

熏蚊效宛陵先生体

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

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

不如小忍之,驱逐吾已隘。

宁闻大度士,变色为蜂虿。

(0)

夏雨

东风吹雨溪上来,北山出云以应之。

严州城中三日雨,朝莫点滴无休时。

向来秧底乾欲裂,白水漫漫俄盈陂。

豚肩覆豆巫醉饱,龙骨挂壁农遨嬉。

今年蚕麦收数倍,茧大如瓮麦两岐。

西成在眼又如此,还乡鼓腹歌淳熙。

(0)

寄赠湖中隐者

高标绝世不容亲,识面无由况卜邻。

万顷烟波鸥境界,九秋风露鹤精神。

子推绵上终身隐,叔度颜回一辈人。

无地得申床下拜,夜闻吹笛度烟津。

(0)

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二首·其一

梦觉真同鹿覆蕉,相君脱屣自参寥。

颜红底事发先白,室迩何妨人自遥。

狂似次公应未怪,醉推东阁不须招。

援毫欲作衣冠表,盛事终当继八萧。

(0)

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其三

天公号令不再出,十日愁霖并为一。

君家有田水冒田,我家无田忧入室。

不如西州杨道士,万里随身惟两膝。

沿流不恶溯亦佳,一叶扁舟任飘突。

山芎麦曲都不用,泥行露宿终无疾。

夜来饥肠如转雷,旅愁非酒不可开。

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清且哀。

不须更待秋井塌,见人白骨方衔杯。

(0)

竹枝歌·其六

湘江日落乱帆飞,不向东归便北归。

杨柳渡头村店里,青裙女子卖乌柙。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