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缓殛殪,黑飙撼九有。
海立翻蛟宫,山飘若蚁走。
虽爱赤城霞,喷瀑当窗牖。
弃掷不敢顾,欲卧岂能久。
孤翔览德辉,于焉得林薮。
衍原饶粳秫,诗书足朋友。
何期复中兵,难作在丁酉。
东西竞奔窜,顾尾不救首。
幸云全此躯,常疑是梦否。
还见湖上月,兼之对名酒。
狂奴有故态,㗲然开笑口。
青丘缓殛殪,黑飙撼九有。
海立翻蛟宫,山飘若蚁走。
虽爱赤城霞,喷瀑当窗牖。
弃掷不敢顾,欲卧岂能久。
孤翔览德辉,于焉得林薮。
衍原饶粳秫,诗书足朋友。
何期复中兵,难作在丁酉。
东西竞奔窜,顾尾不救首。
幸云全此躯,常疑是梦否。
还见湖上月,兼之对名酒。
狂奴有故态,㗲然开笑口。
这首诗描绘了动荡时局下的个人心境与对未来的憧憬。开篇以“青丘缓殛殪,黑飙撼九有”描绘出一种天地动荡、局势危急的景象,接着“海立翻蛟宫,山飘若蚁走”进一步渲染出自然界的剧烈变化,以此象征社会的动荡不安。
诗人随后表达了自己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虽爱赤城霞,喷瀑当窗牖。弃掷不敢顾,欲卧岂能久。”他虽然喜爱赤城山的霞光,但面对喷涌的瀑布,无法安坐,暗示了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接下来“孤翔览德辉,于焉得林薮。”则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寻求精神上的避风港。
“衍原饶粳秫,诗书足朋友。”描述了诗人理想的栖息地——一个充满稻谷与书籍的地方,这里不仅是物质的富足,更是精神的寄托。然而,“何期复中兵,难作在丁酉。”转折处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无法避免战争的侵扰。
“东西竞奔窜,顾尾不救首。”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战乱中的惶恐与无助,四处逃亡,顾此失彼。最后,“幸云全此躯,常疑是梦否。”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安全的担忧,以及对现实的不确定感。“还见湖上月,兼之对名酒。”则是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战乱之后,重拾那份宁静与美好。“狂奴有故态,㗲然开笑口。”结尾处以乐观的态度收束全诗,尽管身处困境,仍能保持豁达的心态,对未来抱有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的复杂心情与对和平生活的深切渴望。
长廊连紫殿,细雨应黄梅。
浮云半空上,清吹隔池来。
集凤桐花散,胜龟莲叶开。
幸逢为善乐,频降济时才。
沾霜袭冠带,驱驾越城闉。
北临出塞道,南望入乡津。
高墉宿寒雾,平野起秋尘。
君为坐堂子,我乃负羁人。
欣悲岂等志,甘苦诚异身。
结涕园中草,憔悴悲此春。
民生如野鹿,知爱不知命。
饮龁具攒聚,翘陆欻惊迸。
伤我慕类心,感尔食苹性。
漫漫鄢郢途,渺渺淮海径。
子无金石质,吾有犬马病。
忧乐安可言,离会孰能定。
钦哉慎所宜,砥德乃为盛。
贫游不可忘,久交念敦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