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风起浪声齐,六代兴亡动客思。
吴苑落花啼杜宇,宋台荒草走狐狸。
残香犹染胭脂井,遗恨空传璧月词。
谁道钟山佳气歇,真龙又见起钟离。
石城风起浪声齐,六代兴亡动客思。
吴苑落花啼杜宇,宋台荒草走狐狸。
残香犹染胭脂井,遗恨空传璧月词。
谁道钟山佳气歇,真龙又见起钟离。
此诗《金陵怀古》由明代诗人朱妙端所作,通过对南京(古称金陵)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变迁与兴衰的感慨。
首句“石城风起浪声齐”,以动态的画面开篇,石城即指南京,风起浪涌,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喻历史的波澜壮阔。接着“六代兴亡动客思”一句,直接点出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地位,引发游子对过往繁华与沧桑的思绪。
“吴苑落花啼杜宇,宋台荒草走狐狸”两句,运用典故,吴苑和宋台分别代表了吴国和宋朝在南京的遗迹,落花与啼鸟、荒草与狐狸,构成一幅凄凉破败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沉寂与哀愁。
“残香犹染胭脂井,遗恨空传璧月词”中,“胭脂井”与“璧月词”均为南京历史上的著名地点或文学典故,通过“残香”与“遗恨”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美好与遗憾的怀念。
最后,“谁道钟山佳气歇,真龙又见起钟离”两句,以钟山(即紫金山)为背景,借“真龙”之喻,暗示历史的循环与重生,虽有兴衰更替,但历史的脉络并未断绝,蕴含着对未来希望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丰富的历史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南京这座古城的深刻情感与深邃思考,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与人文关怀。
弁翁挽我入吟庐,示以秦汉双金铺。
摩挲已觉铜腥尽,色如朱砂赤模糊。
翁说多年弃中野,野人视之犹土苴。
我心辄爱收拾归,用配魏台铜雀瓦。
渟泉于中浅且清,玄颖由此生光晶。
老夫生来亦好古,多翁于古能留情。
阿房建章渺无所,此铺独入文房谱。
资翁濡翰写诗词,千古遗音流乐府。
山人日无事,行行自娱嬉。
竹西数家村,喜闻翁媪辞。
蚕以禦我寒,麦以充我饥。
二者尝致祷,群神将我贻。
茧必大如瓮,茧茧皆成丝。
麦必生两岐,粒粒皆可炊。
傥得遂所愿,报谢无敢迟。
此意颇淳古,当见于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