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室洞》
《石室洞》全文
宋 / 叶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低垂石室洞,杖屦易跻攀。

有路穿云窟,无门对月关。

谁骑仙鹿去,我笑国蜗跧。

若使今犹昨,清宵闻佩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shìdòng
sòng / lín

chuíshíshìdòngzhàngpān

yǒu穿chuānyúnménduìyuèguān

shuíxiān鹿xiàoguóquán

ruò使shǐjīnyóuzuóqīngxiāowénpèihuán

翻译
低矮的石室隐藏在洞穴中,行走起来轻便易上攀。
有一条小路通向云端的洞窟,却没有门扉直对明亮的月边。
是谁骑着仙鹿离去,我却笑那国家如蜗牛般蜷缩不前。
如果时光能停留,我愿在每个清冷的夜晚听到玉佩的环声响起。
注释
石室:指深藏于山石中的洞穴。
杖屦:拐杖和鞋子,代指步行。
易:容易。
云窟:高入云霄的洞穴。
无门:没有直接出入口。
月关:月亮映照下的边关或门户。
仙鹿:神话传说中的神兽,象征仙人或超凡。
国蜗跧:比喻国家或社会状态如同蜗牛般蜷缩。
若使:假如。
今犹昨:如今还是过去的样子。
清宵:清冷的夜晚。
佩环:古代装饰品,这里指玉佩的环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低垂石室洞,杖屦易跻攀"一句,通过对山洞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隐逸的生活场景。"有路穿云窟,无门对月关"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既有形象上的遁隐,又有心灵上的自由。

"谁骑仙鹿去,我笑国蜗跧"这两句,诗人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看待世俗纷争,他自己选择了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若使今犹昨,清宵闻佩环"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但这种怀念并没有影响到诗人目前的宁静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叶林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寄汪衮甫

昔游江户三十馀,芝荃二公深器余。

甲午一战曲在我,捲旗跋浪归舟俱。

年将七十忽重至,堂堂九原不可呼。

郎君持节正壮岁,重我视昔情尤殊。

翠松红叶照白发,残年残世同欷歔。

斗枢霞意语何巧,文采焜耀惊东隅。

高才名门贵风节,以义相厉吾岂诬。

(0)

胡琴初五十诗

璋不足谋凯自败,张公孤注犹堪慨。

胸中剑气贯牛斗,五十未衰犹故态。

老谋长虑人岂知,识者以比胡润之。

为君举酒酹太白,莫怪残月还相疑。

(0)

续海藏楼杂诗·其二

天下奇男子,惟有王保保。

平生惜此人,豪杰尽推倒。

谁能厉忠义,抗节誓不挠。

万人苟一心,群孽岂难扫。

丈夫纵失败,善死固有道。

首鼠深可憎,窟兔讵为狡?

(0)

韬庵招集积水潭

韬庵被徵晚入朝,海内相贺仰名德。

日下特开礼学馆,大事相援天下溺。

中古以降家天下,三纲五常有误释。

纷纷聚讼见己小,去圣万里犹面壁。

叔孙自谓知世变,两生抱古吾益惑。

周监二代尚博采,墨守一孔岂为得?

诸儒读书亦云广,所患淑世乏高识。

夷之墨者欲见孟,道有不同孰能直?

先生用意酌宇宙,软语当使众喙息。

却怜结习终未除,长避路尘亲水石。

西涯一角真冷地,泽畔行吟暂閒适。

与游不必尽朝士,眷眷遂至夕阳匿。

袁丝籍福今俱老,安能随俗矜枉尺!

(0)

题杨补凡悬萝钓渚图卷

悬萝水石斗清奇,长遣山樵羡钓师。

何目扁舟落吾手,一溪风雨看离披。

(0)

虹口

江流贯虹口,来往独匆匆。

海月横空澹,霜天带晚红。

虫沙期共化,骨肉事安穷。

谁判平生意,销沈向此中。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