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屿芦汀帆数舟,燕南今似五湖秋。
楼头一望春波细,谁信风尘古鄚州。
柳屿芦汀帆数舟,燕南今似五湖秋。
楼头一望春波细,谁信风尘古鄚州。
这首诗描绘了鄚州城春天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柳屿芦汀帆数舟”,描绘了一幅江面上点缀着柳屿和芦苇丛,几艘船只在远处航行的画面,充满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悠远。次句“燕南今似五湖秋”,将鄚州春景与江南五湖的秋色相提并论,暗示了鄚州春色之美的独特韵味,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怀念之情。
第三句“楼头一望春波细”,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诗人站在高楼上,远眺春日里的细波轻荡,既表现了鄚州城的地理位置,也体现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最后一句“谁信风尘古鄚州”,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看似寻常的鄚州城,在诗人眼中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人不禁思考,历史的风尘如何在这样的地方留下了痕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鄚州城春天景色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历史与自然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理解。
十年不见春光好,胡人马齧长安草。
长安草尽人已空,宫馆园林迹如扫。
东都西洛暗兵尘,昼引狐狸上黄道。
长淮水浅吴山低,戍边时巡无已时。
无已时,萋萋草绿胡马肥。
濠城短小不蔽眼,况复琐屑游芳菲。
何当仗剑从神武,晴春甲马争光辉。
隋堤柳,千里夹隋堤。堤中有平道,百尺隐金锤。
柳色间桃李,行客迷芳菲。
牙樯从西来,云表开龙旗。
一舟挽千人,万舟若鱼丽。
舟中尽绝色,不厌荒淫饥。
锦帆压奔流,日夜东南驰。
龙舟未及返,身辱吴公泥。
神器失所托,化作迷楼灰。
向来桃与李,花色犹不衰。
向来堤上柳,柳色犹依依。
唐公已举晋阳甲,草木虽小知无隋。
北风号枯叶,漠漠天正寒。
弛担逆旅中,方税游子鞍。
吾甥遽相访,别久心万端。
意定话亲旧,或悲或可欢。
乃将十年心,只作累刻殚。
脩涂困尘土,客庖无盘餐。
举杯少延款,荷子襟抱宽。
明朝复掺袂,老怀悽以酸。
漳山无瘴烟,漳水无惊湍。
侍亲友于乐,勿倦为戎官。
愿因南风期,时时寄平安。
北风吹云村寂寂,练练溪流湛寒碧。
马头忽有暗香来,撼雪寻芳识标格。
扬鞭敲镫荒寒路,酒恶难禁赖销释。
陇上故人消息迟,一枝谁寄疏烟隔。
老禅幻此空花相,墨晕横斜清照客。
定应飞梦会姑仙,玉楼澹月连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