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堤柳,千里夹隋堤。堤中有平道,百尺隐金锤。
柳色间桃李,行客迷芳菲。
牙樯从西来,云表开龙旗。
一舟挽千人,万舟若鱼丽。
舟中尽绝色,不厌荒淫饥。
锦帆压奔流,日夜东南驰。
龙舟未及返,身辱吴公泥。
神器失所托,化作迷楼灰。
向来桃与李,花色犹不衰。
向来堤上柳,柳色犹依依。
唐公已举晋阳甲,草木虽小知无隋。
隋堤柳,千里夹隋堤。堤中有平道,百尺隐金锤。
柳色间桃李,行客迷芳菲。
牙樯从西来,云表开龙旗。
一舟挽千人,万舟若鱼丽。
舟中尽绝色,不厌荒淫饥。
锦帆压奔流,日夜东南驰。
龙舟未及返,身辱吴公泥。
神器失所托,化作迷楼灰。
向来桃与李,花色犹不衰。
向来堤上柳,柳色犹依依。
唐公已举晋阳甲,草木虽小知无隋。
这首宋诗《隋堤柳》是曹勋所作,通过对隋堤柳的描绘,寓言了历史兴衰和王朝更替。诗人以隋堤柳为载体,展现了隋代繁荣的景象,如“千里夹隋堤”、“百尺隐金锤”,以及“柳色间桃李”的春意盎然。然而,随着“牙樯从西来”的龙舟,象征着隋炀帝的骄奢淫逸,最终导致“舟中尽绝色,不厌荒淫饥”的悲剧,龙舟未能返回,隋朝也因此覆灭,神器化为迷楼灰烬。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桃与李”依旧繁花似锦,“堤上柳”依然依依,暗示了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历史的短暂形成对比。最后以“唐公已举晋阳甲”预示着新的政权兴起,草木虽小却能感知时代的变迁,隋堤柳的故事寓意着王朝兴衰的历史教训。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借景抒怀,寓言深刻,具有较高的历史感慨和哲理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