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光好》
《春光好》全文
宋 / 曹勋   形式: 古风

十年不见春光好,胡人马齧长安草。

长安草尽人已空,宫馆园林迹如扫。

东都西洛暗兵尘,昼引狐狸上黄道。

长淮水浅吴山低,戍边时巡无已时。

无已时,萋萋草绿胡马肥。

濠城短小不蔽眼,况复琐屑游芳菲。

何当仗剑从神武,晴春甲马争光辉。

(0)
翻译
十年未见春光如此明媚,胡人的马在长安城中啃食青草。
长安的草已被啃光,人烟稀少,昔日的宫馆园林只剩遗迹,如同被扫过一般。
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下,白天狐狸也敢在大道上出没。
淮河水位下降,吴地山峦低矮,守边的士兵巡逻无休无止。
巡逻无止尽时,茂盛的草地上胡马肥壮。
濠城规模狭小,无法遮挡视线,更何况还要忙于琐碎的花开花落。
何时能挥剑跟随英明的将领,春光明媚之时,兵马争辉,显赫辉煌。
注释
胡人:指北方的少数民族。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唐朝的长安。
迹如扫:形容景象荒凉,仿佛被扫过一样。
东都西洛: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
黄道:古人认为太阳运行的路径,这里可能象征重要道路。
戍边:守卫边境。
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物。
神武:指英勇威武的将领。
甲马:披甲的战马,代指军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久别之后重见春光的感慨。首句“十年不见春光好”表达了对久违的美好时光的惊叹和怀念。接下来的“胡人马齧长安草”暗示了战乱的痕迹,胡人的侵扰使得长安城内草木凋零,人烟稀少。“宫馆园林迹如扫”进一步渲染了荒凉景象。

诗人接着转向东都西洛,提及两地同样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中,连白天都有狐狸出没于废弃的黄道。“长淮水浅吴山低”展现了边疆的凄凉,戍守的士兵疲于防守,连淮河水位下降,山势也显得低矮。“戍边时巡无已时”揭示了士兵们无休止的巡逻生活,而“萋萋草绿胡马肥”则暗示敌人的强大与威胁。

最后两句“濠城短小不蔽眼,况复琐屑游芳菲”描绘了濠城的渺小和春花的零落,更显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哀愁。结尾“何当仗剑从神武,晴春甲马争光辉”表达了诗人渴望挥剑报国,期待在明媚的春日里与敌人一决雌雄,展现出壮志豪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寓言战乱之苦,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英雄气概的向往。

作者介绍

曹勋
朝代:明

猜你喜欢

上元同刘敬甫送弟从戎·其二

三五团圆夕,留连离别时。

还从姜氏被,预想谢家诗。

春入池塘草,路分南北岐。

吹毛刀可赠,万里以为期。

(0)

夏日同裴太仆泛西湖

刚怜簪乍盍,却恐袂仍分。

槎入六桥柳,杯浮二岭云。

雨馀荷欲长,风送磬常闻。

半日跏趺坐,相将译梵文。

(0)

纪怀并引·其七

驱车之荆楚,暂憩习家池。

西忆羊叔子,山有堕泪碑。

言寻云梦泽,荒迷不可知。

江汉依然在,皞皞濯于斯。

朝登黄鹤楼,暮倚鹦鹉陂。

再过巴陵道,不禁先忧思。

一著归来赋,远谢叔子规。

梦濯缨与足,如在江之涯。

仲尼不可尚,千载是吾师。

(0)

詹侍御游匡庐折肱不果诗以讯之

闻君名籍系沧洲,杖策寻仙不可留。

九派春愁连楚泽,五峰清梦满江州。

题诗忽动烟霞色,伏枕俄惊日月流。

望气自怜关令尹,何时函谷度青牛。

(0)

送丘南安还海康

风尘先我解牛刀,万里冥鸿一羽毛。

谁信五溪多瘴疠,古来三峡壮波涛。

中原北望浮云尽,函谷西还紫气高。

春雨海门寻旧隐,折腰应啸尚儿曹。

(0)

题节孝卷

穴中不共红颜老,堂北无如白发何。

孤燕春来前缕在,双鱼朝进玉盘多。

溯流舍侧泉还涌,化石江边水自波。

彤管青编非忝窃,霍山南海郁嵯峨。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