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功既歌,六代惟时。被德在乐,宣道以诗。
穆矣大和,品物咸熙。庆积自远,告成在兹。
九功既歌,六代惟时。被德在乐,宣道以诗。
穆矣大和,品物咸熙。庆积自远,告成在兹。
这首诗出自南北朝时期的王韶之,名为《宋四厢乐歌廿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古代祭祀活动中的音乐与诗歌的和谐统一,以及它们所传达的道德与教化作用。
“九功既歌,六代惟时”,开篇即点明了音乐与历史时间的关联,九种功德已经通过音乐得到了表达,六个朝代的更迭都与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反映了古人对音乐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认识。
“被德在乐,宣道以诗”,进一步阐述了音乐与诗歌在传播道德与真理方面的作用。音乐承载着德行,诗歌则用来宣扬道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社会教化的需要。
“穆矣大和,品物咸熙”,表达了音乐与诗歌带来的和谐氛围,使得万物得以繁荣昌盛。这里的“穆”字,意为和谐、庄严,而“大和”则强调了这种和谐的广泛性和深远影响。“品物咸熙”则形象地描绘了万物因和谐而欣欣向荣的景象。
“庆积自远,告成在兹”,总结了音乐与诗歌所带来的长久福祉和成就。这里的“庆积”指的是积累的福泽,“自远”则强调了这种福泽的深远影响,“告成在兹”则表明了这些成就已经在当前得到了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与诗歌功能的赞美,展现了它们在古代社会中的崇高地位及其对促进社会和谐、传播道德观念的重要作用。
酸寒孟夫子,苦爱老叉诗。
生涩有百篇,谓是琼瑶辞。
百篇非所长,忧来豁穷悲。
唯有刚肠铁,百鍊不柔亏。
退之何可骂,东野何可欺。
文王已云没,谁顾好爵縻。
生死守一丘,宁计饱与饥。
万事付杯酒,从人笑狂痴。
书淫传癖穷欲死,譊譊何必频相仍。
日乾阴藓厚堪剥,藤把欹松牢似绳。
捣药香侵白袷袖,穿云润破乌纱棱。
安得瑶池饮残酒,半醉骑下垂天鹏。
戚戚复戚戚,送君远行役。
行役非中原,海外黄沙碛。
伶俜独居妾,迢遰长征客。
君望功名归,妾忧生死隔。
谁家无夫妇,何人不离坼。
所恨薄命身,嫁迟别日迫。
妾身有存殁,妾心无改易。
生作闺中妇,死作山头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