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吴中旱》
《闻吴中旱》全文
清 / 沈曾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南国惊传云汉歌,空闻阙下颂嘉禾。

粒馀鹦鹉三秋少,草尽飞蝗八月多。

栗里已无田种秫,舂陵难遣吏催科。

长河天上谁能挽,一泻乡关润绿莎。

(0)
鉴赏

这首诗《闻吴中旱》由清代诗人沈曾成所作,通过描绘南方地区遭遇旱灾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与忧虑。

首联“南国惊传云汉歌,空闻阙下颂嘉禾。”开篇即以“云汉歌”和“颂嘉禾”形成鲜明对比,云汉歌本应是丰收的象征,而嘉禾的颂扬却在空谈,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反差,反映了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颔联“粒馀鹦鹉三秋少,草尽飞蝗八月多。”进一步描绘了旱灾带来的严重后果。鹦鹉因粮食短缺而数量减少,飞蝗则趁着草木枯竭之际大量繁殖,这两幅画面生动地展现了旱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

颈联“栗里已无田种秫,舂陵难遣吏催科。”将视角转向个人层面,指出在干旱的环境下,原本可以种植的田地已经无法耕种,连最基本的生计都难以维持。同时,官府的赋税催征也成为了百姓难以承受之重,表达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生活困境的同情。

尾联“长河天上谁能挽,一泻乡关润绿莎。”以长河喻指自然界的水,表达了对天降甘霖的渴望,但又无奈于人力无法改变天象,只能眼睁睁看着乡间一片绿色被干旱吞噬。这一联既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无力感,也寄托了诗人对缓解旱情、恢复生机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旱灾现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体现了其深厚的忧民情怀。通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情感丰富,寓意深刻,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沈曾成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晋.蒲葵扇

抛舍东山岁月遥,几施经略挫雄豪。

若非名德喧寰宇,争得蒲葵价数高。

(0)

空馆夜歌·其一

明月清风,良宵会同。星河易翻,欢娱不终。

绿樽翠杓,为君斟酌。今夕不饮,何时欢乐。

(0)

忆江南·其七

修身客,莫误入迷津。

气术金丹传在世,象天象地象人身,不用问东邻。

(0)

过横山顾山人草堂

只见山相掩,谁言路尚通。

人来千嶂外,犬吠百花中。

细草香飘雨,垂杨闲卧风。

却寻樵径去,惆怅绿溪东。

(0)

春雪

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

(0)

杂兴三首·其三

吴王心日侈,服玩尽奇瑰。

身卧翠羽帐,手持红玉杯。

冠垂明月珠,带束通天犀。

行动自矜顾,数步一裴回。

小人知所好,怀宝四方来。

奸邪得藉手,从此倖门开。

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

今看君王眼,视之如尘灰。

伍员谏已死,浮尸去不回。

姑苏台下草,麋鹿暗生麑。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